中微子实验有了新目标

【中微子实验有了新目标】

中微子实验有了新目标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3号实验厅 , 位于山腹之中 , 上面是360米的岩石层 。
2020年12月12日 ,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这里的实验控制屏前按下停止按钮 , 并宣布:“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以下简称“大亚湾实验”)圆满完成科学任务 , 正式退役!”
从2011年12月24日大亚湾实验三个实验厅同时运行开始 , 至此 , 大亚湾实验共运行了3275天 。
首次发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
2012年 , 是大亚湾实验备受关注的一年 。
这一年3月 , 王贻芳领衔的大亚湾实验团队宣布 , 历时6年的大亚湾实验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 , 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概率 。 这项成果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起热烈反响 , 被誉为“开启了未来中微子物理发展的大门” 。
同年底 , 该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 此后 , 王贻芳和团队获得了累累殊荣 , 其中包括被称为科学界“第一巨奖”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中 , 中微子就占了1/3 , 它在宇宙中广泛存在 。 由于它几乎不跟任何物质发生作用 , 不容易被捕捉到 , 因此也成为人类迄今为止了解最少的一种基本粒子 。
“然而 , 了解中微子非常重要 , 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宇宙演变的诸多奥秘 。 ”王贻芳说 。
根据“大爆炸”理论 , 宇宙在诞生之时 , 物质与反物质应该是等量产生的 。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 , 人类在可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内 , 一直没有发现宇宙中有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 。 截至目前 , 科学家们认为 , 反物质已经消失了 。 那反物质到底去哪儿了?这是宇宙起源和演化中的一个重大谜团 , 而中微子振荡或许是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 。
要解开这个谜团 , 中微子混合参数θ13数值的测量是必须跨越的一步 。
王贻芳说:“中微子混合参数总共有6个 , 以前已经有3个半被测出了 。 只有对混合参数θ13完成测量之后 , 科学家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 ”
2003年冬天 , 当时还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名普通研究员的王贻芳注意到 , 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来测θ13已成为国际热点 , 多个外国团队正打算进行同类实验 。
“中国绝不能错失这次机会 , 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 ”同年 , 王贻芳便提出实验方案 , 利用我国大亚湾核反应堆群产生的大量中微子 , 来寻找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 , 并和同事们设计出了实验装置 。 此后 , 经过多方奔走呼吁 , 2006年 , 大亚湾实验项目获准立项 , 成为当时我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
要捕捉到来无影去无踪的中微子 , 探测器要足够大和足够灵敏 , 同时还必须不被宇宙线影响 。 因此 , 世界各国的中微子探测器大多建在地下 , 用厚重的岩层来屏蔽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影响 。 大亚湾实验也不例外 , 3个实验大厅 , 均位于山腹内 , 由水平隧道相连 , 上面是厚达几百米的岩石层 。
由于绝佳的实验设计方案 , 起初并不被国内外同行看好的王贻芳团队 , 在大亚湾实验建成运行后 , 仅用了55天时间 , 便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 并精确测量了混合参数θ13 。
此后 , 大亚湾实验基于持续累积的统计量和分析技术的改进 , 不断更新θ13的测量结果 , 一直保持世界最高精度 。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 大亚湾实验的测量精度也不会被其他实验超越 。 ”王贻芳笃定地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