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问一号正在飞往的火星, 我们看到的是它几分钟前的样子 。
但恒星就远了 。 拿距地球较近的北极星来说, 440多光年 。 抬头一望, 进入你眼里的就是440多年前的一缕光 。
再比如“中国天眼”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 距离地球1.6万光年, “看”到的是它1.6万年前的模样 。
从“中国天眼”馈源支撑塔下仰望星空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对整个宇宙来说, 万年还谈不上“前世” 。 宇宙有多老?一些科学家给出的最新估计是137.7亿岁 。
还真有人想看宇宙百亿岁前的模样!1993年国际无线电联大会上, 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倡议 。
没看错, 是一帮搞无线电的人, 开会讨论天文学的事 。 会上有个48岁的中年人,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的, 叫南仁东 。
南仁东(右5)带领外国专家和工作人员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考察大窝凼, 并和当地村民合影留念 。 (此为翻拍照片, 原片拍摄时间为2003年10月)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续 摄
他们渴望在无线电环境彻底毁坏前, 建造一座超大射电望远镜, 捕捉宇宙诞生之初大爆炸时的余波, 重现宇宙“前世”图景, 解答天文学中的众多难题 。
我们每天不离身的手机, 不停地发射无线电波跟通信基站“卿卿我我”, 就是这群人眼中的“天敌” 。
会后, 因国际合作迟迟没动静, 以南仁东为首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提出自己建造望远镜, 这才有了“中国天眼” 。
“天眼”真能洞悉宇宙“前世”吗?答案是肯定的 。 一方面, 它凭借超凡的眼力不断扩充脉冲星库, 刷新宇宙深空的天图 。 另一方面, 宇宙大爆炸最初的氢元素除了形成恒星以外, 有很多以中性氢原子的方式存在, 它通过巡视分析中性氢的分布, 重现大爆炸后宇宙最初期的图景 。
拼版照片显示的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从白天到夜晚的景象变化(2016年6月27日)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欧东衢 摄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说, 目前“天眼”已经在观测银河系及近邻星系的中性氢, 更早期宇宙的中性氢辐射频率更低, 在“天眼”的设计范围之内, 只要换一台对应频率的接收机就可以探索更早期宇宙 。
【“天眼”能洞悉宇宙“前世”吗?】为什么科学家这么执着于回溯原初宇宙的图景呢?这个原因跟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差不多 。 如果有一天太阳耗尽了能量, 人类有丰富的能源把地球推到宜居区, 是否我们就可以一直折腾下去?
洞悉宇宙“前世”, 正是为了更了解宇宙未来的走向, 从而帮助人类找到更美好的未来 。
推荐阅读
- “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 未来将加强国内外开放共享
- 中国火箭掌握发射“新姿势”!长十一完成海射首秀
- 中国硬核科技越来越抢眼
- 那只不过是幻想改为反问句 那只不过是幻想改为反问句是什么
- “探索二号”抵达三亚 深海产业再添利器
- 大型环形对撞机:中国CEPC“对撞”欧洲FCC
- 揭秘“人造太阳”的“超强”内核
-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娉娉袅袅十三余全诗
- 向阳红06”船圆满完成太平洋航次返航青岛
- 花中君子指的是什么 花中君子是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