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小眼镜”增多 矫正治疗要“量眼定制”


开学季“小眼镜”增多 矫正治疗要“量眼定制”



由于个体差异大,近视防控方法需个性化选择 。 专家建议,在进行规范检查和综合评估后,根据医生意见选择近视控制方法并定期随访,监测孩子近视进展,从而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 。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中小学生近视问题又备受关注 。 8月27日教育部公布的对9省份14532名中小学学生近视率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底的数据与6月份调研数据相比,半年近视率增加了11.7% 。 其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近视率分别增加了15.2%、8.2%和3.8% 。
近视率上升是否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在线教育形式有关?遗传和用眼习惯,哪个对近视形成影响更大?9月16日,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了有关专家 。
户外活动可降低近视发生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病大数据智能应用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徐良德说,与教育部近视率调查结果相一致的是,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联合温州市政府开展“明眸皓齿”工程,对全市域百万中小学生近视筛查结果显示,去年底到今年6月,温州中小学生近视总体增长率高达5.83% 。 与去年6月相比,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分别增加了2.66%、0.43%和0.69%,高度近视率分别增加0.16%、0.50%和1.22% 。 由此可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生不仅是近视率增加了,近视严重程度也增加了 。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学生眼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 ”徐良德说,因网课学习增加了电子产品的使用,视疲劳加剧是引起近视率和近视程度增加的因素之一;因抗击疫情需要,中小学生长时间居家不出,近距离用眼强度增加、作息和睡眠不规律,饮食状态改变等都可能加剧近视程度;眼部自然光照射不足,也会影响眼睛正常发育 。
研究表明,保持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让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 。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生导师、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博士说,主要是因为太阳光的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高数百倍,光照越强,人体内多巴胺释放量就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 。 高强度光照还可使瞳孔缩小、景深增加、模糊减少,也能起到一定抑制近视的作用 。
研究表明,父母不近视的孩子近视概率约为7%;父母中有一位近视,孩子近视概率增加到26%;父母都近视,孩子近视概率高达45% 。 徐良德说,这表明近视有一定的遗传性 。 但2018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首次近视调查显示,我国6—18岁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3.6%,该数值远超过单纯因遗传因素诱发的近视情况 。 专家表示,近视与社会生活和用眼习惯存在更为密切联系,家长、老师应加强引导,注意青少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强度、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习姿势和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 。
散瞳验光是准确验光方法之一
蓝卫忠解释说,近视的本质是眼球轴向变长 。 就像一个人的个子长高后无法再变矮一样,近视一旦发生,很难逆转 。 但经科学处理,近视加深是可以受到有效控制的 。 因此,如能早发现、早治疗,近视度数就有可能被控制在一个相对较轻的程度,进而避免高度近视所带来的各种致盲并发症的可能性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近视防控专科副主任徐菁菁说,现在临床上有不少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 。 比如在近视初期就重视改善孩子用眼习惯,采用合理的近视矫正和控制方法,起到减缓近视发展势头的效果 。 近视防控有两层意思,“防”是预防出现近视,在近视发生前就多参加户外活动、建立屈光档案、减少用眼负担;“控”是出现近视后进行有效干预,避免出现高度近视 。 最终目的是避免眼轴过长,以致发展成病理性近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