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法定假日吗 清明节是不是法定假日

清明节是法定假日 。中国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 。
2019年8月2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年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 。其中,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 。探亲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
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 。到李隆基(唐玄宗)做皇帝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年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4天) 。到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定下的寒食清明假期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 。
【清明节是法定假日吗 清明节是不是法定假日】到了宋代,清明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期也是7天,两个节日已完全融合为一体 。随着唐宋的远行,清明节的繁华和热闹也不复存在 。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务员多假制度被否定,节假日大为减少 。到了明、清两代,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序列,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节假日 。
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