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干地支的搭配 , 老百姓称每个月出现庚字的日子为庚日 , 庚属于十二地支之一 , 它与十天干搭配 , 每十天循环重复一次 , 按照干支纪日的搭配 , 从夏至日开始 , 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后 , 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四个庚日时 , 中伏为十天 , 出现五个庚日则为二十天 。因此 , 庚日出现的早晚 , 影响着中伏的长短 , 也由此出现了有些年份三伏天是三十天 , 有些年份三伏天是四十天的情况 。
比如2018年 , 夏至日是6月21日(甲申日) , 按干支纪法 , 从这里开始算起 , 出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7日(庚戌日) , 即进入初伏 , 直到7月26日 , 10天 。7月27日(庚申日)到8月15日 , 为中伏 , 20天 。8月16日(庚辰日)到8月25日 , 为末伏 , 10天 。
总而言之 , 从每年的夏至日起 , 到第三个庚日 , 就是进入了头伏了 。
三伏天是我们中国地理气候的特征 , 入伏之后 , 地表的湿度非常大 , 每天吸收的热量非常多 , 可散发出去的热量非常少 , 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之后 , 一天是比一天热 , 进入三伏时 , 地面积累热量更是会达到最高峰 , 天气变得最热 。
所以三伏天 , 我们要非常注意防暑 , 中医方面 , 在三伏天时 , 也出现了相对应的养生方法 。
可以说 , 三伏天的概念提出 , 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观察而总结出的智慧与经验 。
这是干支纪元法中的知识 。
所谓干支 , 就是天干地支 , 中国很长一段历史中 , 都采用这种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分十天干、十二地支 , 这样分别组合 , 又能配成六十组 , 所以中国把60年称为一甲子 , 人满60称花甲之年 。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最开始比较麻烦 , 后来简化成我们常见的说法 。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 壬、癸
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兰亭集序》中写“永和九年 , 岁在癸丑” , 这里面的“癸丑”就是干支纪年的运用实例 , 为永和九年 。
同时 , 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分别对应 , 在一些正式场合 , 人们说生肖不说鼠年、兔年 , 而是说子鼠、卯兔 , 这也就干支纪年的运用实例 。
天干地支的组合搭配 , 可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 你看到这里可能也发现了 , 年月日都以12为循环 , 所以生肖是12个 , 一年是12个月 , 一日是12时辰 , 那么 , 当12的循环走满60 , 就是从甲子到癸亥 , 这就是一甲子 , 然后又从头开始纪第二个甲子 。
推荐阅读
- 夏至习俗
- 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分别是多少
- 夏至十八天是什么意思,东北的夏至是什么意思?
- 大暑是入伏吗,入伏,一伏、二伏、三伏,具体哪一天开始,是怎么推算的?在农村有什么风俗和习惯吗?
- 什么时辰入伏,什么时候初伏天开始
- 夏至就是入伏了吗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夏至不是入伏呢啥时候入伏一共多少天
- 伏天不能刮大白是指几伏,请问进入伏天后能刮大白吗?
- 2020年的夏至到入伏中间有多少天
- 立夏是什么意思,明日立夏,农谚“立夏见夏”是什么意思?立夏与夏至有何区别?
- 农村流传的“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冬至开始数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