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里面鱼浮头不下底,水测过硬度特别高,有腥味,这种情况有办法处理吗

一.浮游动植物失衡
众所周知,正常情况下鱼儿一天之中吃食最不好的时候应该是早上 。原因很简单,水体中的溶氧经过一昼夜动植物的呼吸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耗氧,在黎明前后达到最低值 。而且很多渔民选择在早上8点以后投喂饵料,虽然经过短暂的光合作用,但水中的溶氧还未达到鱼儿欢快进食的要求,早上鱼儿厌食就可想而知了 。
然而有些鱼塘早上还会出现鱼儿浮头,甚至泛塘 。通过对水体镜检后发现,这样的水体大多是浮游动植物的比例失衡造成的 。特别是浮游动物的数量过多,如一些原生动物和轮虫,这些小型的浮游动物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镜检才能发现 。
浮游动物数量过多,一方面它们自身要消耗水体中的溶氧,同时它们将吃掉水体中大多数的藻类 。水体如果在短时间内补充不了溶氧,鱼儿就会浮头,甚至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
一般这种情况,用200ml/亩车轮虫速杀泼洒一次,杀灭水体中过多的原生动物和轮虫,隔日亩用1千克的多功能水质改良剂(主要成分是腐殖酸钠)培养藻类 。
二.藻相不平衡
淡水水体常见的藻类有蓝藻、隐藻、甲藻、金藻、硅藻、裸藻以及绿藻,其中蓝藻腮红的微囊藻对鱼类的危害较大,一旦这用藻类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将会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形成微囊藻水华 。
养殖池塘中较常见的藻类主要以绿藻、裸藻、隐藻为主,有时甲藻、金藻中的一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优势种群 。
养殖池塘中的藻相一般以绿藻、裸甲藻为主,少量有隐藻、裸藻的水体,鱼儿吃食均较好 。其中的绿藻主要以栅列藻、集星藻、月牙藻、纤维藻、小球藻为主,还包括少量的球囊藻 。胶囊藻 。
而单一藻类过多的池塘一般吃食不好,特别是养殖的中后期,池塘过于肥沃而造成裸藻的大量繁殖,这种水体鱼儿通常吃食不好,而且水体环境不稳定 。一旦遇上阴雨天气,裸藻大量死亡容易造成泛塘 。
俗话说的好“养鱼先养水” 。建议渔民在清塘消毒后施用基肥的量一般为有机肥250-400千克/亩,
三,怎么养新水
现在我们用来养鱼的水多半是自来水,因此养水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自来水里的有毒物质——氯 。除氯的方法比较简单,将水盛好后静置2-3天,或燥晒1天(如果急用可按每100公斤水加入0 。63克大苏打,即硫代酸钠即可立刻使用) 。
新水晒好后就应入缸打开过滤,让泵使静水变成流动的水,然后放入闯缸的鱼 。“闯缸”即把几条既便宜又强壮、易养的鱼放养入新缸中,养上几天后鱼的粪便就会在水中分解出氨来,这与自来水带有氨是一样的,氨太多就会致鱼死,因此养水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水中的氨除掉 。通常我们会利用硝化细菌来去除水中的氨 。硝化细菌可以外加入水中,但它们在水中存活是需要附着物的,如果没有适合的附着物,加再多的硝化菌也起不到作用,它们会在水中死掉,硝化菌通常会附着在滤棉或者底砂上 。其实水流动的水过了几天自然就会产生硝化菌,这也是我们培育硝化菌最常用的方法 。硝化菌的培育就是养水的第二步 。
以下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微妙的氮循环的化学变化,看看硝化菌是怎么工作的 。鱼入缸后,它们就会排出氨和其他废物到水里,水中的氨浓度会升高,活水中的硝化菌可以分解氨,(注意:硝化菌的形成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鱼受害比较严重),当硝化菌群落形成,氨的浓度就会降低,直到为零 。
但是,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因为硝化菌只能把氨转化为亚硝酸盐,但对鱼还有毒害!所以大家要明白,当氨浓度下降的同时亚硝酸盐的浓度却在升高 。所以不要以为生态建立好后就可高枕无忧了要想减少亚硝酸盐就要定时定量的换水降底其浓度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让水始终处于老水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