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姓起源,白姓的来源是什么( 六 )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因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到了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 。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些,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 。”白姓是早在炎帝神农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他们的姓氏的历史,远远超过了五千年 。不论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如何,而后来白氏家族发展确是相当复杂的 。除了源自楚国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还有许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为氏”而姓了白 。
关于白氏家族,有以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所云白氏之国”;《万姓统谱》:“五代,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庄宗赐姓李 。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 。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望出南阳”;《北县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阳郡王,其后为白氏 。”
今之白州,或有以地为氏者” 。
温州白姓,
始自福建安溪之榜头,故自称榜头白氏 。初,榜头始祖兴公(谥苗庵 。南京国子助教)之三子逸宇公于明永乐廿二年(公元1424年)携二子、孙及祖妣一家十口入清溪,卜居于斯 。披荆棘,辟草莱,生聚藩衍 。于明崇祯二年(1629),自福建安溪县迁居浙江平阳县四十二都湖窦村(今属腾蛟镇) 。如今尚有记载的、在温州有后人者,先后来温者有58个派系 。见所附之徙温世系图(总世系图蔽除了海外与海内他处),笔者属于*56“汉择公派下” 。但,虽有最初的记载,由于战乱、天灾等诸多原因,我白氏在温州之后人多已失却繁衍关联,更毋云联系 。兼之平阳白氏宗谱由于编辑不工,致使错误颇多 。笔者查阅案头之最后版本“公元一九九零庚午重修本”,发现整页错误者连续12页,局部错误多处 。是故,望我温州白氏族人共起关心,对照自家宗谱,注意溯源承接,以期重修时更正增补 。
南阳唐河县白氏
唐河县白氏其中以江河坟台村为主体,坟台村白氏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98年),始祖白珪公携六子、孙及家眷从北白大堰村搬迁过来,斩荆棘,筑土石,建村居住,香火传递,历经十六世,以《白氏族谱》《白氏宗志》记载几百年来事迹,后历经天灾战乱,成为残本,残页中记载白氏乾隆年间续族谱为“天子道明,万家锡荣”,清光绪年间,五门之后又有两支搬迁山西曲恒县,四门之后有两支搬往信阳府 。上世纪八十年代白氏长者又新续“克镇清政,佩德付恒”八代,百年来白氏以耕读为家训,先后出秀才、举人多名,近代出过多名贤者俊杰 。人丁兴旺 。
白姓家谱
江苏武进晋陵白氏六修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外编六卷,末一卷,(清)白兰昌、白麟昌等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仁荣堂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贵州白氏乐阳族谱八卷,首一卷,白登顺纂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四川成都白氏乐阳祠族谱八卷,首一卷,(清)白登顺等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 。
北京昌平五瑞堂白氏族谱六卷,(清)刘廷遴纂修,白劭挺主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手写本五册 。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