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的苏轼,终于重新进入了宋神宗的视线,一封手诏“人才实难,弗忍终弃”,而量移汝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
正月二十五日,苏轼离开黄州,四月二十四日,在好友刘格与和尚参廖的陪伴下,游玩庐山 。在游览之前,苏轼还说起,此次为了好好放松,“发意不欲作诗”,但是,苏轼游山的消息不胫而走,所到之处,粉丝们都纷纷前来致意,苏轼也就来了兴致,脱口吟到: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初入庐山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其二)
秀美的庐山高耸入云,缭绕变幻的云雾将它轻轻遮蔽,宛若一位娇羞的美女,总是不肯露出她的容颜 。如果要看清这庐山真面目,还得多来几趟,方能得到她的信任,与她百般亲近 。
半月之后,在东林寺长老常总和尚的陪同下,苏轼又游览了西林寺,此时的苏轼已经不再像刚来庐山时,觉得庐山“不相亲”,但却依然能感觉到她的神秘莫测 。同一座山峰,同一种景物,但身处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来观察,竟然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 。
于是,兴之所至的苏东坡在下山之前在西林寺壁上题诗一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首诗算是苏轼庐山之行的一个总结,在前面的诗中,苏轼说“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强调反复体验认识真相的重要性 。可这次来却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强调的是要跳出局部,通观全局,从整体来认识事物的真相?
换言之,经历了“乌台诗案”生死的苏轼,通过在黄州五年的生活经历,对事物的发展和生活的感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时他认识到身在局中以我观物,往往因困于其中而不能通达全局 。
就像这庐山,身在其中,往往见林不见山,而丝毫不能觉察出庐山之美了 。
事实上,这也是苏轼的自我反省,过去之所以落得那样的下场,不就是因为自己跳不出来太过执着么,如果能看的开一些,置身事外,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了 。
请,苏轼于1084年由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赴汝州(今河南汝南)任团练副使,途中过九江,与友人游庐山,写了这首著名诗篇题西林璧,语言异常浅显,寓意十分深刻,借现代著名学者对此诗的评论,徐中玉评论:局中人常看不到事物全貌和真相,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 。游国恩评论: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郑孟彤评论:此诗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就是通常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 。宋以前的诗特别是唐诗特点是言志言情,到了宋朝,诗風以言理为特色,尤其是苏轼,用他的话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题西林壁就是典型的语浅意深,因物寓理的寓理诗 。宋代写诗多寓理与宋代理学发达有关 。
关于庐山,心里有些记忆,十七岁时去军校,沿長江过九江时,见南岸高处云雾迷茫中显一山峰时隐时现,船上人员告诉这就是庐山,留下深刻印象,很想去看看云雾后面的庐山真面目,中年后两上庐山,游过各景点,头脑里有零碎的印象,但形不成整个庐山的整体印象,常会因苏轼的这首诗而引起思考 。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刘旦宅画,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