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稻谷变成米的装置

用碾米机把稻谷加工成米粒 , 不一定得靠电 , 没有电的时候也有了碾米机的运转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农村用电不足 , 普遍使用的动力是柴油机 。后来农村电力充足了 , 才有用电动机作为碾米机的动力 。
古代人把稻谷加工成米粒 , 用两种方法 , 一种为“舂” , 叫“舂米” , 一种为“碾” , 叫“碾米” 。

古代把稻谷变成米的装置


【古代把稻谷变成米的装置】(木制舂臼)
舂米
舂米 , 即把打下的稻谷晒干后 , 去壳为白米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将稻谷放在盛器内 , 用舂米杵将稻谷壳砸烂 , 桶内就变成了两种糠与米 , 谷壳成了米糠 , 去掉米糖就是白米 。舂米的工具有两样 , 一个棒槌 , 一个盛器 。盛器分为两种 , 一种是木制的盛器 , 称舂米桶或木臼 , 还有一种是石制的盛器 , 称为舂臼 。
据史料记载 , 用杵臼舂米的技术 ,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运用了 , 如《黄帝内经》载:“断木为杵 , 掘地为臼 , 以火坚之 , 使民舂粟 。”意思是将木头弄断做成了杵 , 在地上挖一个凹坑 , 用火烧硬后充当臼 , 让百姓使用杵和臼舂谷物 。《易经·系辞下》也有:“断木为杵 , 掘地为臼 。”之语 。这也是成语“断木掘地”的出处 。说明这是最古老的杵与臼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后来的杵有了进一步的变化 , 杵多用铁制的圆头棒 , 而山区就地取材 , 用材质坚硬的杂木做木棒;臼多用石头打制 , 也有做成木桶状的舂米桶 。
古代把稻谷变成米的装置


(石制舂臼)
到后来 , 古人有了一种简单的舂米机械 , 民间称为“舂米对” , 简称为“对” , 意思是杵对窝舂米 。臼称为“对窝” , 杵称为“对窝棒”或“对窝杆” , 而放入“对窝”中的杵称为“对头” , 平时人们说两人的矛盾很深 , 不可化解 , 民间称为“对头”或“死对头” , 是一种比喻 , 也就是来源于此名称 。也有的地方叫做舂米碓或碓臼 , 杵臼分别称为碓窝和踏椎 。对窝为圆锥体状 , 深40厘米左右 , 上面直径为40—50厘米 。对窝棒用一般3米左右 , 由原木制成 , 与地面平放 , 在正对对窝处的圆木上安装一根木棒 , 竖着放入对窝 , 木棒的底部装有铁片 , 有的木棒用打制的石棒代替 。舂米时 , 人站在对窝棒的一头 , 用力将对窝棒一头往下踩 , 使对窝上面的对头往上抬起 , 把脚力松下来时 , 对头砸在对窝里 , 如此反复 , 一上一下地砸 , 对窝里的稻谷慢慢分离出米糠和米粒 , 把米糠去掉就成了白米 。
古代把稻谷变成米的装置


(舂米对)
碾米
古代把稻谷加工成米粒 , 还有一种方法称为碾米 , 一般用水碾子来碾米 。据史料记载 , 我国的水碾磨米面最早出现在何时 , 已无考 , 但南北朝时已广泛使用 。最早记载这种工具的为《魏书·崔亮传》:“及为仆射 , 奏于张方桥东堰谷水造水碾磨数十区 , 其利十倍 , 国用便之 。”唐朝时期水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甚至出现一个水轮同时带动五个碾轮工作的水碾 。元朝时的《王祯农书》中 , 对此种水碾有详细的记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