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有触角吗,昆虫记蝉的外形

1、昆虫记蝉的外形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 。触角短,呈刚毛状 。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属于刺吸式 。胸部则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较长 。3个胸部都具有一对足,腿节粗壮发达 。
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 。触角短 , 呈刚毛状 。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属于刺吸式 。胸部则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 , 其中前胸和中胸较长 。3个胸部都具有一对足,腿节粗壮发达 。

蝉有触角吗,昆虫记蝉的外形


2、蝉触角类型蝉触角类型是,基部1-2节较粗大,鞭纤细似鬃毛 。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
作用
通常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触角,好像两根天线或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 。因为触角上有许多感觉器和嗅觉器 , 与触角窝内的许多感觉神经末梢相连 。
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连网,非常灵敏 , 既能感触物体、感觉气流,又能嗅到各种气味,甚至是远距离散发出来的 。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 。
蝉有触角吗,昆虫记蝉的外形


3、昆虫触角的主要类型有那些??触角(Antenna)的位置及基本构造
昆虫纲除原尾目无触角,高等双翅目和膜翅目幼虫的触角退化外,其它种类都有触角 。
触角一般着生在额区,它的基部在一个膜质的窝–触角窝(Antennalsocket)内 。围角片上有一个小突起 , 称支角突,与触角基部相支接,这是触角的关节 。触角靠此关节可以自由转动 。
触角是一对分节的构造,基本上由3节组成:
1. 柄节(Scape)是基部一节,通常粗短 。
2. 梗节(Pedicel)是触角的第二节,较细?。锩娉>哂懈芯跗鞴?nbsp;, 称江氏器 。如在雄蚊中是听觉器官 。
3. 鞭节(Flagellum)是触角的第三节,通常分成很多亚节 。鞭节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
具体为:
1. 刚毛状(setaceous)触角很短,基部一、二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突然缩?。?细似刚毛 。如蜻蜓、蝉等 。
2. 线状或丝状(filiform)触角细长 , 呈圆筒形 。除基部一、二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 。如蝗虫、蟋蟀及某些雌性蛾类等 。
3. 锯齿状(serrate)鞭节各亚节的端部一角向一边突出,象一锯条 。如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很多甲虫 。
4. 双栉状或羽状(bipectinate)鞭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很象箅子或鸟类羽毛 。如雄性蚕蛾、毒蛾等 。
5. 膝状或肘状(geniculate)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或肘状弯曲 。如象甲、蜜蜂等
6. 具芒状(aristate)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触角芒 , 为蝇类特有 。
7. 环毛状(plumose)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节具有一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逐渐向端部递减 。如雄性蚊类和摇蚊等 。
8. 鳃片状(lamellate)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 , 可以开合,状似鱼鳃,如金龟子等 。
由上可知,触角的类型是辨识昆虫的种类和雄雌的特征之一 。此外,触角着生的位置、分节的数目、长短比例等也常用作分类的特征 。如叶蝉的触角着生于复眼之间 , 飞虱、蜡蝉的触角着生于复眼之下;叶蝉类触角的节数是分科的重要特征;触角的长短可以区分螽斯和蝗虫等;蚜虫触角上感觉器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等也是常用的分类特征 。
具体见
http://www.insect-fans.com/index.php?page=9&num=1
昆虫触角的种类大致可分为12种:
1、刚毛状
很短,基部1-2节较粗大 , 鞭纤细似鬃毛,如蝉、飞虱和蜻蜓等;
2、丝状
除基部两节稍粗大外,鞭节由许多大小相似的小节相连成细丝状,向端部逐渐变细,如蝗虫、蟋蟀等;
3、念珠状
鞭节各小节近似圆珠形,大小相似,如串珠状,如白蚁;
4、锯齿状
鞭节各小节近似三角形 , 向一侧呈齿状突出,形如锯条,如锯天牛、叩头虫、芫菁等;
5、栉齿状
鞭节各小节向一侧或两侧呈细枝状突出,形似梳子,如绿豆象雄虫、一些甲虫、蛾类雌虫;
6、双栉齿状(羽毛状)
鞭节各小节向两侧作细枝状突出,形似鸟羽 , 如毒蛾、樟蚕蛾和许多蛾类雄虫;
7、膝状
柄节特长,梗节细小 , 鞭节各小节大小相似.并与柄节呈成膝状曲折相接,如蜜蜂;
8、具芒状
很短,鞭节仅1节,但异常膨大 , 其上生有刚毛状触角芒,芒上有时还有很多细毛 , 如蝇类;
9、环毛状
鞭节各小节都具一圈细毛,愈接近基部的细毛愈长,如雄蚊;
10、棍棒状(球杆状)
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个形状似一根棒球杆,如蝶类;
11、锤状
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 , 如露尾虫、郭公虫、皮囊;
12、鳃片状
端部数节向一侧扩展成薄片状,相叠在一起形似鱼鳃 , 如金龟甲 。
1 刚毛状,如蜻蜓等;
2 丝状,如蝗虫、蟋蟀等;
3 念珠状,如白蚁等;
4 锯齿状,如锯天牛、叩头虫等;
5 栉齿状,形似梳子 , 如蛾类雌虫;
6 双栉齿状(羽毛状) , 如蛾类雄虫;
7 膝状,如蜜蜂,黄蜂;
8 具芒状 , 如蝇类;
9 环毛状,如雄蚊;
10 棍棒状(球杆状),如蝶类;
11 锤状,如皮囊;
12 鳃片状 , 如金龟甲 。
参看百度上有关内容 。
这个好象没有严格归类吧…..
不同目,不同种的形态类型差异很大,昆虫是最富有特点的动物了.
据说蛾眉那样的触须是羽状的
蝴蝶是棒状的
还有丝状的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
蝉有触角吗,昆虫记蝉的外形


4、蝉的结构与习性?蝉的结构:
蝉的身体呈黑色状,翅羽透明 , 触角短小 。蝉的发声是靠腹部的发音器 。
会鸣的蝉是雄蝉 , 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 。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 。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 , 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
蝉的生活习性:
蝉一般3~4年繁殖1代,以卵和若虫在树枝木质部和土壤中越冬 。老熟后的若虫于6~7月间出土羽化 。其出土的时间常在晚上8时至早晨6时左右,以夜间9~10时为出土高峰时段 。
若虫在出土之后即爬到附近的树上羽化,完成羽化需2小时左右 。成虫出壳时,翅脉为绿色,身体为淡红色 。以后 , 翅膀逐渐舒展开来,翅脉和体色都逐渐变深,在黎明之前逐渐向树上爬去 。
成虫羽化后,先要刺吸植物的汁液,补充营养,然后开始鸣叫,叫的目的是吸引雌蝉 。
雄蝉一般在气温20度以上开始鸣叫,当气温达到26度以上时,许多雄蝉就一起鸣叫起来 , 称为群鸣 。当气温达30度以上时,这些雄蝉不仅鸣叫时间长 , 而且次数也更多,声音也叫得更响 。
此鸣蝉有一定的群居性和群迁性,上午8~11时,成群由大树向小树迁移;到了晚上6~8小时,它们又成群地由小树向大树迁移 。
成虫的飞翔能力较强,但一般只作短距离迁飞 。若摇动树干,它在夜间有一定的趋光性和趋火性,如没有外力去摇动树干 , 则其趋光性和趋光性并不明显 。
成虫的寿命为45~60天 。此虫在不同时期 , 雌雄的比例很不平衡,在羽化的初期,雄虫比雌虫多6~7倍,但到羽化盛期 , 雌雄的数量趋于相等 , 而到了羽化的末期,则变为雌多雄少,而且雌虫要比雄虫多6~7倍 。
雌雄交尾以后,雌蝉把卵产在植物枝条中,造成枝条枯死 。卵在枯枝中到翌年6~7月间孵化落入土中 , 在地下生活3~4年,每年6~9月间蜕皮1次 。
若虫在地下的深度一般在2~30厘米之间或更深 。幼龄若虫多附着在侧根或须根上,而大龄若虫则多附着在较粗的根上 。
若虫在地下生活期间,地面上都留有一个米粒大小的通气小洞孔,若虫就生活在其中 。
蝉在晚上爬出地面,要爬到树上羽化(蜕壳),如果在中途掉落地面,要马上翻身,如果没有及时翻身,长久的等待就会变成蚂蚁的晚餐 。
蝉有触角吗,昆虫记蝉的外形


5、蝉的三个特点分别是什么?法国作家法布尔在《蝉》中阐述的蝉的三个特点分别是:
1、蝉会唱歌 。
2、它通常是和同伴比肩而坐 , 无需再去叫喊呼唤 。
3、因为体内有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他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
相关介绍:
《蝉》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创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文章从形状、习性、声音三个方面写了蝉的特点 。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 , 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
扩展资料
《蝉》文中提到,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 , 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
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 。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 , 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
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 , 头部宽而短 , 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 (法布尔创作文章)
【蝉有触角吗,昆虫记蝉的外形】蝉的形状有一对大复眼,位于头部两侧,中间分布着三只点状的单目眼睛,它的触角又短又硬 , 同时,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前额和唇基突出,此外 , 成年体长大多在2-5厘米之间 。
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和唾液管,属于刺吸性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栖息在沙漠、草原和森林中,生活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记录到约2000种蝉),一些分布在沙漠地区的物种,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排出多余的水,从而达到冷却和散热的效果 。
雄蝉腹部有发音装置 , 可以连续发出尖锐的声音 , 雌性蝉不会发声 , 但它们的腹部有一个扬声器,蝉是一种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蜕皮一次后从卵和幼虫(若虫)变成成虫,没有化蛹,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部,而成虫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蝉若虫俗称蝉猴、蝉猴、刺龟等,因为蝉没有蛹期,所以通常称蝉为蛹是错误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