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号的舰长是谁,邓世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1、邓世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清朝 。邓世昌(1849-1894) , 清末海军名将 , 民族英雄 。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东番禺人 。自小立志海军 , 以御强敌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为鱼雷所中而沉没 。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壮烈牺牲后,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衔 , 入祀京师昭忠祠 。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
邓世昌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0月4日 , 邓世昌生于广东番禺一茶商之家,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海军将领之一 。家境优越,幼年被父亲送去上海的教会学校,接受西式教育 。1867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 , 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经过5年课堂教育、2年舰上实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嘉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 。1874年5月牡丹社事件日军侵台 , 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 , 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 。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1],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 。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 , 追封太子少保衔 。
清朝末年的人物 。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 , 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邓世昌是清朝人 。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 ,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1] , 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 。
请采纳回答谢谢

致远号的舰长是谁,邓世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2、甲午战争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 ,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人 , 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 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们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以歌颂其英雄壮举,还有多处纪念馆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
致远号的舰长是谁,邓世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3、"致远舰的舰长是谁?请描述他是怎么指挥军舰冲锋陷阵的?"致远舰的舰长是――邓世昌 。
描述:1894年9月17日午后3时10分后 , 一艘业已严重倾斜,浑身窜着猛烈火焰的军舰冲出了本方队列,以它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冲向了敌舰 。与此同时,敌舰正拼命地向它倾泻炮火――最终,这艘军舰没有完成它最后的航程,于二十分钟后的3时30分左右抱憾沉没于大东沟冰冷的黄海海水之中――从那一刻起,国人记住了这艘军舰的名字叫“致远”、她的舰长叫邓世昌、还有一条在最后时刻试图挽救主人的忠犬叫“太阳” 。
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时,清军与日军在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军舰与日军作战过程中 , 炮弹打光了而不幸中炮,在军舰沉没前 , 邓世昌没有想到逃生,而是继续指挥军舰像日军军舰撞击,争取来过同归于?。?结果不幸又被击沉 。。
致远号的舰长是谁,邓世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4、邓世昌的英勇事迹50字左右【致远号的舰长是谁,邓世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派淮军增援镇压,日军也借口保护使馆与侨民派兵进驻汉城 。日方对战争蓄谋已久 , 因此不断增兵,最终发动丰岛海战,引发甲午战争 。
日本不断增兵的同时,也向清政府抛出要求共同改革朝鲜方案,侵略意图十分明显 , 清政府令李鸿章备战 。而此时,李鸿章仍不主张添兵赴朝 , 并希冀中日能共同撤兵 。直到中日谈判破裂,日本正式发动战争后,李鸿章才不得不应战 。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名援军入朝,返航时在大东沟遭遇日军袭击 , 北洋水师仓促应战,黄海海战爆发 。接敌途中 , 丁汝昌命令将舰队由双纵阵改为横阵,由于向两翼展开需要时间,不待队形完备,旗舰“定远”的管带刘步蟾便擅自下令发动攻击 。
此时,距离敌阵还有5300米 , 北洋舰队仅形成了较为散乱的人字形阵型,完全未处于有效的对阵状态 。刘步蟾此炮将其紧张的心情暴露无遗,相比较日军在北洋水师发炮后 , 继续挺进达三分钟之久,直至距离3500米时,才在有利阵型上开炮还击的举动 , 或许第一炮就已经暗示了战争的胜负 。
日军甫一开炮,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将定远望台打坏,在望台上督战的丁汝昌受到重伤 。丁汝昌的坠舰 , 给士气带来极大的损伤,进一步也加剧了北洋水师的混乱状态 。由于日方舰艇具有快速的优势,很快形成太极阵 , 裹住北洋水师的人字阵,并渐渐攻入人字阵脚 , 将致远、经远、济远三舰隔绝于阵外 。
邓世昌驾驶致远一舰,由于他抱着必死的决心 , 故而攻敌最力,两阵甫合,其他船还在后面,致远便独自向前猛驶冲锋直进 , 开放船首船尾英国制造的十二吨大炮,并施放机器格林炮,先后共百余出击 。此时其他舰艇已在一片混乱之中 , 无一舰能勇往协助致远,致远显示出孤军深入,无复后继的态势 。
日舰见有机可乘,便以四舰环攻致远舰 , 致远多处中弹,船身倾斜 , 情况十分危急 。在此危急时刻,邓世昌认为:“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 。”他激励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时吉野舰迎面驶来,邓世昌于是下令以最快的速度向“吉野”冲去 。
日军发现了致远的企图,便集中火力 , 轰击致远,最终,致远在炮火下沉没,邓世昌坠入海中,此时,邓世昌的随从刘忠递给他一根浮木 , 但他坚决不接 , 愤然地说:“事已如此,誓不独生!”有义犬见主落水,也跳水相救 , 邓世昌按犬头入水,最终殉国,年仅45岁 。英法各国水师观战者皆感叹世昌之忠勇为不可及 。
扩展资料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 , 死得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 , 有公足壮海军威 。
“甲午战争”之后,大鹿岛人民为邓世昌及无名烈士所修的墓,因当时财力物力所限,十分简陋 。1988年 , 东港人民政府把这座墓迁到了东口南山的北坡上 。大鹿岛人民为“致远”舰上的遗骨新做了一口棺材,挑选质地最好的木料,请岛上手艺最好的木匠钉制的 。
墓前立了块碑,墓碑正面刻下“甲午无名将士墓”,墓碑后还写了碑文 。后来据来岛的一些专家、学者见解:一般的士兵是不能进入驾驶室的,从那里打捞上来的骸骨很可能就是邓世昌的,于是就将“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改为“邓世昌墓”,在横墙上写着“甲午英烈永垂不朽” 。
日本企业家井上幸男专程来鹿岛,向邓世昌塑像和“甲午英魂”墓献了花圈 。据说,他爷爷当年作为日舰上的一名大副曾参加了甲午海战 , 他是遵照爷爷的遗嘱,带着一种负罪感祭奠甲午壮士的 。
花圈上写的是:“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美籍华人刘玉珍先生回岛探亲时,让家人扶着登上蟒山,在英魂墓前深深鞠了三躬 , 深情地说,爱国主义是民族之魂 , 我这次回国就是来“寻魂”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 。自小立志海军 , 以御强敌 。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 , 决意与敌同归于?。?不幸被鱼雷击中而沉没 。他誓与军舰共存亡,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勇敢战斗,在战舰受重创侧倾的情况下,全速撞向日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 , 决心与其同归于尽 。不幸鱼雷发射管被敌击中,舰体爆裂沉没,同全舰200余名官兵一起壮烈殉国
才春节快乐(✪✪)
上课上课上课上课就是纠结啊靠
致远号的舰长是谁,邓世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5、邓世昌是个什么人?邓世昌是个民族英雄 。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同年9月17日 , 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邓世昌义勇从军的故事:
1867年 , 沈葆桢出任福州马尾船政大臣 , 同时开办前学堂制造班和后学堂驾驶管轮班 。学堂开始招生,生源主要为福建本地资质聪颖、粗通文字的16岁以下学生,后由于生源不足,招生一直扩展到广东、香港一带,并将年龄要求放宽到20岁以上 。
邓世昌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禀告父亲,要求报考 。开明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邓世昌回到广州,参加考试,成绩优秀,顺利考取驾驶专业 。
当时参加报考的学生,家境贫寒之士占大多数,其次是受到外国影响的家庭和商人子弟、外国学堂学生 。报名者必须将三代名讳、职业、保举人功名经历填写保结,并要取其父兄及本人的甘结 。
驾驶专业学生除学习英语、数学外 , 还学习航海天文学、航行理论和地理,经五年堂课学习后毕业 。1871年邓世昌从军后“第一次”回广州家乡探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