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的特色

1、湖湘文化的特色湖湘文化的内涵是:无须依傍的独立意识,经世致用的功业追求,使气轻生的热血性格,犟拗霸蛮的任事态度 。发展到现代,湖湘文化的内涵则由无须依傍的独立性格发展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经世致用的功业追求发展而为忧国忧民、救世拯时的忧患情怀;使气轻生的热血性格发展为为理想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犟拗霸蛮的任事态度发展而为顽强果敢的坚执定力 。因此如果从作文方面来思考,就应该从创新意识、忧患意识、献身精神、顽强果敢的毅力等方面来思考 。
如从顽强果敢的毅力这一角度来思考的话,应该说,直接的正面的从顽强果敢来命题,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我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扣住这种精精神 。笔者拟就了几个作文题 , 试图从体现湖湘文化中的顽强果敢的角度作一个管窥: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
曾国藩曾说为人以“耐”字为要,不为大府所器重,则以耐冷为要;薪米或时迫窘,则以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 , 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 , 或以声气得利;在我后者,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 。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数年,必会通达 。“耐”就是受得起、经得住的意思 。大凡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都少不了这样一种“耐”的精神 , 请以说“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
例2
现实生活中人们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一件事开始时很有热情,但时间长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倦怠的心理 。与此相反的是“久而敬之”,即无论时间多长,总是以一种“敬”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 。请以“久而敬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
例3
请以“生活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忧患意识”应该作为重点,这种忧患意识其一是表现在对现状的忧虑,其一是对它的发展趋势的忧虑 。
举例来说,其一,可以对社会上求大求快的思潮进行反思 。如能住七八个人的旅馆就称作为大型旅馆,能停二三辆车的地方就叫大型停车?。?还有本来规模很小的超市就叫作大型超市等,学生使用的复习资料的名称有“考霸”的,还有什么“第一考”,什么“无敌”等 , 这种现象可引发我们的思考 ,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快大全,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盲目地求快,盲目地自大,对我们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历史的经验不能忽视 。
其二,教育的现状也是令人忧虑的,思想道德的教育、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形成 , 几乎被单纯追求学业成绩所取代 , 在报考大学选择专业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所谓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工作待遇高的专业,至于基础理论课程等就很少有学生去报,相对艰苦的专业如采矿选矿等专业除了极少数的农村的家庭比较困难的孩子外 , 问津之人也不多 。如果从这些角度来命题,不也正体现了湖南人的忧患意识,不也正好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色吗?
如阅读下面这段话,然后作文
世人所谓立志,志科名耳,志利禄耳 。每子弟发蒙,即便以此相诱 。故所夸材隽,不过泛滥于记诵词章,而不复知孝弟忠信为何事 。朱子谕学者,所云志不立之?。?却在贪利禄,不贪道义,要作贵人,不要作好人 。教后生须将此路头,先与他指点明白,方得迤逦向圣贤一路上去 。请以“不作贵人 , 要作好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其三 , 现在提得最响的一个口号就是与时俱进 , 怎样的思想和行为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 , 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
二、从阅读的角度来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
其一是通过考试材料的选择来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 。考试材料的选择是个理想的体现湖湘文化特色的载体 。其中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选择古今的湖南本土作家的作品 。如2006年的文言文的阅读所选的是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 。如单选择近代作家的作品,除曾国藩外,还有左宗棠、王夫之、魏源、陶澍、蔡鄂等人,就现当代来说,有沈从文、周立波、韩少功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湖南对作文方面的要求进行思考,湖南对作文的要求是要写出符合文体特征的文章 。那么,命题者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是否也会选择那些体裁特征非常明显的典范的文章呢?这种可能性从道理上来说也应该是有的 。那么引导学生适当地读一些典范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也有必要 。即使高考没有考到这个内容,我想对学生也是有好处的 。不过笔者不主张在复习过程中刻意去寻找这方面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选哪个时代、哪个人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能读懂作品,要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有了这些,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
三、从题型的设置上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 。
这一点实际上从湖南自主命题开始,就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从题目的设置来看,文章赏析题本身就鲜明地体现了湖南的特色 。当然,除此题外,还有其它的题也很好地体现了湖南高考的语文特色 。此外,还有语音题,去年的语音题就对普通话中湖南方言易读错的字进行了考查,等等 。
当然,从一套高考试题的角度来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可以作更多层面的理解 。我在此只是谈了些肤浅的看法 。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主张用这种带有明显的猜题性的思考来指导复习行为,但能明确本年度高考的方向应该说对提高复习的效率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 。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 。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 。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 。

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的特色


2、湖湘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湖湘文化的精髓是心忧天下、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心忧天下” 。
这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 。无论辛亥革命时期 , 还是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湘爱国人士既志向高远,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 。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提到新的高度 。
二是“百折不挠” 。
这是湖湘文化的高贵品格 。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忍执著,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 。
三是“敢为人先” 。
这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 。从屈原求索天地由来开始,湖湘知识群体思想开阔,总能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沿 。
四是“兼容并蓄” 。
这是湖湘文化的活力源泉 。湖南三面环山,北为洞庭,古为“四塞之地”,但就在这块土地上,湖南本土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丰富发展自身,最终形成了顽强坚毅和灵性飘逸相结合的湖湘文化 。
扩展资料: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时的民族精神和应世策略 。它的多重性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一是中原文化通过移民南下,湖南因而从"蛮夷区"成为儒家正统区;
二是唐宋以前的土著人创造的本土文化,即荆楚文化 。
中原移民文化中的经典儒学思想、吃苦耐劳、富有韧性和本土文化中的固执守旧、勇猛剽悍、实事求是的个性彼此长期相触相融相斥,便形成了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经世致用、兼容并包、刚毅倔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神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传统湖湘文化的精华
精髓是心忧天下、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 。
在率先发明栽培稻的湖南先民文化传统中,还蕴含着一种惯于发扬主观能动性 , 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 。
这些性格和精神,一脉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
文化渊源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 。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 。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 。
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 , 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 。
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 。这两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得以重新组合 , 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 。
所以,探讨研究湘学者 , 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 , 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 。
关于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学术界比较公认且较典型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二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 。人们倾向于后者,认为后者更能体现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更能反映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
首先,“经世致用”只是儒家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并不能凸显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
其次,“实事求是”是儒学本来存在的一种治学方式 , 它仅是湖湘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治学选择 。
第三,“百折不挠”是湖湘文化作用于文化个体的集中体现 。
第四,“兼收并蓄”是对湖湘文化开放意识的集中概括 。
“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 , “自强不息” 。“
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的特色


3、杜甫江阁的湖湘文化一、杜甫文化给湖湘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整个先唐,我国广大南方地区经济文化一直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秦汉时期南方地区刚刚纳入中原版图,地域文学还谈不上大的发展 。汉末唐初长达四百余年的动乱又大大减缓了这一地区地域文学的发展进程 。湖南在当时的落后程度更是令人吃惊 , 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指出,据《隋书.地理志》所载户口统计,大业五载(609)全省人口才二十八万 。贞观三年(639) , 全省人口三十一万 。即使发展到百余年后的天宝元年(742),户口也近九十五万 。近二十一万平方公里省境内仅有三十至九十余万人,足以显示开发程度之低 , 经济文化水平只落后 。《唐会要》卷六二、卷八六载,荆、益、黔中、闽中、岭南州县都属于奴隶买卖区域 。白居易《道州民》就提到: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 。说贞元中道州刺史一道州矮人岁贡京师供人取悦 。洪、潭等州僧寺内也多奴婢 。这些事例侧面反映出唐时期湘中地区的风俗愚顽、未被教化可见一斑 。
只有到了隋唐一统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期,南方地区经济文化才获得较大的发展 , 南方文学才开始自具面目,并与北方文学逐步走向融合,而融合的主要途径就是各种各样的人员来往 。唐朝通过命官、铨选、贬谪、科举、置幕等手段来加强对南方的统治 , 保持与南方的密切联系 。同时,北方文人们的南来北访也是北方文化南输,南方广大落后地区受容先进的北方文化,形成地域文学的动态历程 。
北方文人不但成为孤寒的湖南文士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 而且带来了北方文坛风气 。北方文士在湖南常题壁,唱和,寄曾 , 这一系列活动给湖南地域文学带来的生气 。湘文化也正是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继承楚文化而逐步开始发展起来的 。
在这样一个历史大前提下,杜甫 , 作为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他的湖南之行及留给后世的诗篇和遗迹,无疑对湖南地域文学与北方文学的交融,甚至对其地域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的 。
大历三年(768)杜甫游岳麓山道林寺有《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 , 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宫墙壮丽敌 ,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 ,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 , 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J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与宋之问的《晚泊湘江》及后来作幕潭府的沈传师,斐怀古诗并称“四绝”,中唐以来人们十分珍视 , 作四绝亭一贮之,以诗板高悬寺内,四绝诗、亭成为潭州一胜迹,韦蟾诗称:“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 。”可见后人之无限仰慕 。四绝亭周围的景致极美,文人诗兴因此更高,齐己《怀道林寺道友》云:“四绝唐千万木秋,碧参差影压湘流 。闲思宋杜题诗板 , 翌日凭栏道业休.”像这样写成的诗颇多 , 以至后来成集,《新唐书.义文志四》 。
二、杜甫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湖湘文化中凭吊文学的发展
杜甫仙逝湘江后有杜甫墓,杜工部诗才盖代,名悬日月,受后人景仰,并有不少凭吊诗为后人传颂:
扁舟下荆楚间,竞以寓卒,旅殡岳阳 。享年五十有九 。
――唐?元稹《题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其卒当在潭岳之间,秋冬之际 。
――宋政和五年 凤台子 王得臣 彦辅《麈史》
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 。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 。流落同千古 。风骚共一源 。江山不受吊,寒曰下西原 。
――宋?徐屯田《过杜工部坟》
历代文人墨士对杜甫的凭吊不枚胜举,这些文学创作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湘文化的发展 。
三、杜甫的“史诗”给湖南的历史学考察留下了一笔财富
杜甫的诗向有“诗史”之称,他在湖南的创作也毫不例外的发挥了这一功能 。
譬如杜甫写下了《麓山道林二寺行》后,离开长沙,逆水来衡州投奔韦之晋,不料到了衡州才知道不久前韦之晋已调任潭州刺史,两人恰于途中错过 。杜甫再匆匆赶回长沙 , 韦之晋却不幸在日前暴卒,这使杜甫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 。他只得暂栖江上的小舟之中 , 有时暂住在江边的阁楼之上 。生活没着落,他只能靠奉赋赠诗取得一点接济度日 , 这种“饥藉家家米,愁征处处杯 ,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艰难日子,使年老的杜甫心情倍增愁闷 。但就在这样的困境中,杜甫也没有仅仅悲伤自己的身世际遇,而是更心忧天下,情系苍生 。他写人民的疾苦,“万姓疮痍台,群凶嗜欲肥”;写吐蕃侵于外 , 藩镇骄与内,“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写战争的残酷,“丧乱死多门,鸣呼泪如霰”;写与死于战乱的百姓相比,自己尚有一舟可以栖身洗濯,“入舟虽苦热,垢腻可灌溉 。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这些诗,真切地描述了那个动乱时代的社会状貌,为长沙留下了一页长沙诗史 。杜甫在湖南留连了一年多 , 留下诗作近百首 。这些诗篇是杜甫生命的最后年月、也是他一生中最潦倒的时刻所作的,因此大多是凄凉漂泊生活的写照,表现了他暮年落魄江湖而又关心天下安危与百姓疾苦的感情 。其中一些诗篇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长沙地区的风物人情,使人读来倍感亲切 。
四、湖湘文化中的忧国爱民情怀与杜甫文化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都说湖南人最明显的特质是霸蛮,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湖湘人霸蛮的特质分开三层来理解,这也使得到千古以来无数历史事实明证的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
作为湖湘文化前身的楚变文化特质的原始层,就是它的带有原始野性的“蛮” 。这种“蛮”的特质的内涵,包括“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自然环境;包括“被薛荔带女罗”的服饰;包括“信鬼而祠”的民风民俗,包括“荜路蓝缕”(《楚世家》)的辛勤劳作和开拓精神 。
“蛮”的文化物质的第二个层面是强烈的乡土意识和怀乡恋乡情结 。但是 , 这种情感,在包括湖湘在内的楚人身上表现特别强烈,特别突出 。《离骚》说:“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蜷局顾而不行 。”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人,他们在胜利之后,都想要回归故乡 。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乡土意识,难解的怀乡、恋乡情结 。
“蛮”文化特质的第三个层面便是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爱家、爱乡与爱国不是一回事,它们有范围、层次的区别 。只有爱国主义才是一种最崇高最广大的爱,属于最高层次 。我们同样可以说,爱国主义在楚人身上表现最为强烈,最为执著 。蛮,也就是执著 。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俗谚中,我们可以见到这种变 , 这种执著 。屈原更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 ,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
撇开第一层面意思姑且不论,杜甫所有湖湘传世诗篇中绝大部分体现出了我们湖湘人的那种强烈的怀乡恋乡情结以及忧民爱国的情怀 , 姑且不说这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至少也未二者的进一步融合停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湖湘人的忧国爱民更多地体现为入世,敢为天下先;而杜甫到了晚期就基本上采取的是出世式的悲天悯人了 。
五、杜甫江阁文物展示馆
杜甫江阁一楼,展示了丰富的历代文物,包括历代古籍善本,湖南名家字画,历代瓷器,青铜器等,为湖南文化的寻根溯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明 。
杜甫江阁珍藏的《御批资治通鉴》《史记》等各类文化古籍一千余卷,清代湖南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何绍基、何维朴、姚鼐、廖树蘅等人真迹百余件 。
瓷器方面,杜甫江阁珍藏的北宋定窑精品葵口碗,磁州窑虎纹枕,磁州窑黑釉剔花梅瓶 , 龙泉窑精品瓷器以及清代各类官窑,成为湖南文物古玩类的领头羊 。
另外,杜甫江阁珍藏的北魏石佛和唐代楠木观音 , 也是极为罕见的文物 。
经过中国艺术家协会考察,中国艺术家协会收藏委员会正式落户长沙杜甫江阁,现已正式进入筹建阶段 。
注:参考资料—华夏收藏网关于中国古玩城排名中,长沙杜甫江阁排名前十位 。
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的特色


4、湘湖学派的起源、代表人物、思想内涵?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总和 。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 , 它的历史源头是楚文化 。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楚人聚居、人口稠密、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 。反映宗教与神话的文献有屈原楚辞中的《九歌》、《楚辞》、《九章》、《天问》和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以及各种墓葬习俗的考古资料 。此外,由楚人与湖南土著居民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 。湖湘文化隶属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 。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
在宋代 , 湖南道州出现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他创建的理学 , 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老庄道学、释家佛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三教合流”的先河 。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 , 是后来出现的“湖湘学派”的思想渊源 。
“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安国,曾在衡山山麓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湘潭阴山 。
明清之际 , 湖南衡州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王船山,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而这一时期在湖湘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 。
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的特色


5、湖湘文化内涵是什么?对于湖湘文化内涵的定义现在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二是认为从文化的层次上看,湖湘文化可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方面;三是科学和广义的划分法,他们认为湖湘文化应该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在内的地域文化 , 三个层次都含有雅和俗的内容 , 也包含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 。
湖湘文化的范围主要是在今天的湖南 。
与此有关的人物、著作:最典型的莫过于范仲淹和他所著的《岳阳楼记》了 。这是湖湘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写照!
【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的特色】对于湖湘文化内涵的定义现在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二是认为从文化的层次上看,湖湘文化可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方面;三是科学和广义的划分法,他们认为湖湘文化应该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在内的地域文化 , 三个层次都含有雅和俗的内容,也包含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