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冬捕鱼在哪个湖,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1、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当乌兰浩特还在沉睡时 , 我们已经驾车在前往察尔森湖的路上 。
天还未亮,车子在积雪的路面摇摇晃晃地前行,我窝在后排,在领队的解说中,昏昏欲睡 。乌兰浩特在蒙古语里,意为“红色的城市” , 这里曾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首府,天地苍茫辽阔 。这片辽阔豁达的土地,也孕育了内蒙古人爽直豪放的性格 。
此行的领队叫双江 , 是位土生土长的内蒙古汉子,笑容憨厚,有一口好看的洁白的牙齿 , 不知为何,在他的解说声中,我睡得特别香 。醒来时 , 天已亮了,眼前朦胧着一片雪白的世界 。
​那是雪山吗?我揉揉眼 。
那是察尔森湖!同伴笑道 。
车子驶入湖面 。我的视野慢慢清晰,一片望不到边界的冰湖面 , 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 , 或许因为还不到隆冬,更多的冰雪锐气还没来得及释放 。我是一个特别怕冷的人,却不知为何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 。来自科尔沁草原腹地的空气无与伦比的甘冽 , 这里是中国洗肺最好的地方 。麻利地戴上帽子和手套,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冰洞捕鱼的场景 。
冰洞捕鱼已传承千年,是文化 , 也是生活 。
与查干湖冬捕过节般的豪气不同,察尔森湖冬捕更像是过小日子,冰面掘个窟窿,最原始的人工拉网 , 一只两只地拉上来,心也跟着一波一波地惊喜 。
察尔森湖虽比不上查干湖的名气大,但这却是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
​伴着欢呼声和快门的咔咔声,一条肥美的大鱼从冰窟中被缓缓拉出 , 那是一只长了四五年的胖头鱼,身上有点劲儿,不停弹跳挣扎 。
接触到冰面,鱼儿的体温挥发着雾气,没多久就被冻住了,真正的自然速冻 。拉网的过程中 , 不断有鲜活的鱼儿被拉上湖面,重复着弹跳、挣扎、速冻的程序 。
​也并非每一次下网都会有收获,有时候大网拉了一个小时不见鱼影儿,也是常有的事 。察尔森湖地势复杂,鱼群也不知在哪个洞里扎堆儿 。只有经验丰富的把头们才能找到它们的老巢 , 成片地挂网捕捞 。
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察尔森湖鱼种丰富达40多种,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野生鱼,常见的有鲤鱼、胖头鱼,白鲢,如能赶上当地大规模冬捕 , 还能和渔民们一起在湖面上架起大锅,品尝鲜美的鱼肉 。
​当然,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如果遇上了就好好享受,如果没遇上 , 也只能告诉自己:遗憾也是旅行的一部分 。(完)

东北冬捕鱼在哪个湖,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2、大东北除了查干湖,你还知道哪里还有冬捕的地方?【东北冬捕鱼在哪个湖,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在哈尔滨长岭冬捕现?。?哈尔滨市道里区长岭湖上举行了冬捕节活动 。人们穿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 。鱼把头带领渔民从冰窟窿中把渔网拖拽出来,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蹿出水面 , 引起了围观市民和游客的一阵欢呼声 。
长岭湖为人工湖 , 原为低洼地,1958年拟修堰筑坝,建设水库,后来辟为渔场,因在新发乡境内 , 初名新发养鱼?。?1964年更名为“长岭湖” 。
80年代初,为了发展淡水养鱼,市政府决定对长岭湖进行大规模改造,疏浚湖体,清除淤泥 , 引松花江水注入湖中 。
扩建后的长岭湖已发展成拥有2.67平方公里水面的大型渔?。?放养鲤鱼、鲢鱼、草鱼等 。
冬捕期间,人们品尝鱼汤、购买鲜鱼,并玩着各种冰上游乐项目,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 。
渔民拉网
满满的收获
东北冬捕鱼在哪个湖,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3、最适合的冬捕景点冰天雪地里,冬捕是一件神圣的事情,那不仅需要“大海捞针”的勇气、毅力和运气,更需要冰川之下打捞的大智慧 。不管如何,天寒地冻之中 , 打捞或垂钓,都要感谢大自然的“天赐”,于我们日常却是幸福的收获,甜蜜的依归 。
查干湖冬捕:寄托蒙古族人千年不变的希望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内陆湖泊和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这个名字多少让南方人陌生,但查干湖冬捕却是冬游里不可或缺的一个场景,那充满北方原始渔猎文化气息的冬捕,那神秘的祭湖仪式和凿冰撒网的捕鱼场面,都让人大开眼界,目前,查干湖冬捕奇观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冬捕活动
查干湖 , 在蒙古语中意为“白色的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的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数不过来、认识不全的鱼类 。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 。据说 , 查干湖的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 , 盛于辽金,至今千年不变,是当地人与自然对话、沟通、感恩的一种方式 。
牡丹江镜泊湖冬捕:萨满族人与湖神的神秘对话
几乎是一夜之间,柔美的.镜泊湖便冻结成为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表面上平静如斯,冰面之下却是万鱼欢腾 。牡丹江镜泊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每年冬捕之前都有一场声势浩大的“祭湖”仪式―――祭祀湖神 。这是当地民众以萨满族的仪式拜祭湖神,以求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 。整个仪式非常严肃、庄严,先是权威的大师宣读祭文,150名满族后裔身着满族传统服饰虔诚祭拜祈祷;然后萨满舞者跳起了满族特色的鞑 子秧歌舞,渔工身着传统壮士服装饮壮行酒,他们开启了一年中冬日的捕鱼大行动 , 而祭祀湖神意在感恩并且唤醒冬网 , 告知群鱼 。只见千里冰封的湖面、鸣响起打鱼出征的号角,少数民族的热辣歌舞昭示着冬日劳动的欢愉,在冰面上开个“冰窟窿”,开网捕鱼 。
祭祀仪式
镜泊湖景区今年还会举办“冬季捕鱼节”活动,让南方客人近距离地观赏了解到神秘的渔猎文化 , 游客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冰上捕鱼表演,亲身体验大网捕鱼、小网挂鱼、冰上钓鱼的乐趣;冬捕开网当天,还能在原汁原味的“镜泊湖渔家宴”中大饱口福,当地最负盛名的是鲫鱼 , 称“湖鲫”,体大肥胖,肉质细嫩,味鲜;更有湖鲤、白鲢、红尾等品种 。
新疆福海冬捕:“踏雪寻鱼”,寻出福气
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是我国内陆流域十大淡水湖泊之一,被誉为“准噶尔明珠”,是北疆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湖内鱼类品种独特而丰富 , 比如湖中盛产的白斑狗鱼、贝尔加雅罗、梭鲈、河鲈、丁鲈等众多南方人闻所未闻的鱼类,相对南方人“贪吃”之习性,这些品种绝对有诱惑力 。
冬季冰上大拉网捕鱼是乌伦古湖传统的捕鱼方式,是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冬季重要的“冰上”运动 。据说,乌伦古湖由于气候极度寒冷,湖面冰层往往厚度达到50厘米 , 积雪也能达30厘米,因此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捕鱼,当地人赋予了最美妙的说法:“踏雪寻鱼” 。不仅如此,“踏雪寻鱼”还能寻出一系列的福气来,比如说,祭祀仪式是“授福”;湖冰上观看大拉网捕鱼是“望福”;湖冰上抢鱼是“追福”;头鱼拍卖是“抢福”;湖面上放生是“纳福”;品野鱼宴是享“口福” 。
玩法
冬捕,一种仪式感极强的古老文化
冬捕,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在冬季里首次冰下拉网捕鱼之前,必须祭奠湖神,向他们汇报一年的情况,感谢他们为地上子民奉献出丰盛的食粮;冬捕上万鱼欢腾、万人狂欢的场面是过年的前奏 , 也是健康、富足生活的表现 , 象征“连年有鱼”,富贵有余 。另,由于东北方天气寒冷 , 冬季大规模捕鱼,收获后的鱼可以直接放在室外成为“冰鲜鱼”,容易保存,容易运输,因此冬捕文化流传久远 。
东北冬捕鱼在哪个湖,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4、吉林松原查干湖冬捕头鱼拍出2999999元,一条鱼为何值这么多钱?_百度知 …一条鱼本身价值 , 并不值这么多钱 , 但鱼所饱含寓意,却是没有价值可以估量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年年有余”说法,重要节日餐桌上 , 必有一条鱼 。查干湖冬捕头鱼能够拍出近300万元,便是因为人们认为,头鱼能够为自身带来好运气 。
吉林松原查干湖冬捕,这一个传统习俗,已经流传有上千年 。至今为止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捕鱼方法 。从2003年开始拍卖冬捕头鱼,到现在不到20年时间,头鱼价格翻了3000多倍 。
按照常人思维来看,一条38斤重的鱼,能够卖出2999999元,实在是难以理解 。其实这条鱼的价值,并不在鱼肉,而在于这项活动意义,以及头鱼身上 , 被赋予的吉祥和如意 。
一、查干湖冬捕奇观 , 所捕捞的鱼,值得争相拍卖
想要知道头鱼为什么这么贵 , 就需要了解查干湖冬捕,这项传承了上千年习俗 。现在这一项习俗,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这项捕鱼技术,工序较为复杂,而且耗时很长,所捕获的鱼纯天然 ,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除了头鱼之外,其余的鱼也非常受人欢迎 。
二、头鱼带来好彩头 , 引得人们纷纷竞拍
人们对于好的东西 , 总想要占为己有 。为了让查干湖冬捕,被更多人知晓,习俗能够源远流长 , 还专一举办了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 。这样一个节日 , 使得捕鱼氛围非常欢快 , 很多人都会前来观看,想知道头鱼今年有多大,能够卖到多少钱 。
这条头鱼,在人们眼中,有着吉祥寓意 。谁能够拥有这条头鱼,就能够在未来生活中,过得吉祥如意,而且年年有余 。
这一次拍卖得主,是一家公司 , 而不是个人 。于公司老板来讲,自然希望拥有这样一个好彩头 , 让公司能够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所以头鱼拍卖,买的不是鱼肉价值,而是鱼身上的寓意 。
据报道,这是因为被捕捞上来的“头鱼”有着吉祥的寓意,所以才会值这么多钱 。
因为这条鱼比较珍贵,是在冬天查干湖里打孔,下网捞出来的第一条鱼 , 价值很高,所以值这么多钱 。
因为这条鱼捕捞的过程很不容易 , 加上它的体型庞大,寓意着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所以才会很值钱 。
因为这个鱼的体积很大,鱼的寓意很好,在这个地方捕鱼是文化 , 这样的活动举办了好几次。
东北冬捕鱼在哪个湖,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5、呼伦湖冬捕记   在所有学习锻炼任务后结束之后 , 大家的心情是复杂的 , 有归家的期待 , 也有对这里的不舍 。
      这最后一个宝贵的又没有任务的周末,大家决定去呼伦湖实地感受下可遇不可求的传说中的冬捕 。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意思是“海一样的湖”,位于祖国东北与俄罗斯相邻,面积2339平方公里,有两个香港那么大呢!呼伦湖从每年的十一月开始冰冻,一直到翌年的五月才开始融化 , 冰的厚度将近一米,近两千多平方公里的一块大冰实在是够大的了,这片中国最大的冰面上又演绎了怎样的冬之故事呢?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看一看吧!
    根据多方收集的信息,从满洲里出发东南方向行40公里,可以到达呼伦湖的北入口 , 12月23日这一天,在距北入口东南方向约80公里处,有渔业公司的作业点 , 他们大概早8点开始撒网,计划下午2点左右收网 。我们一行必须要在他们收网之前找到作业点,如果去太早在冰面上待太久会很冷,太晚又看不到收网了 。在反复测算路程以及综合冰面上行车慢,作业点不固定只有大致方向多方面因素后,上午9:30 , 我们出发了 。
    司机很准时,交待大家务必把能穿上的厚衣服都穿上,带好热水杯 。沿途去买了面包作为中午的干粮 。前面一个小时还是非常顺利的 , 看到一大片冰面后我就迷失了方向,打开百度地图,10点45分 , 显示我们已经进入呼伦湖,沿着冰岸交界线行走 。
   在这样的冰面上行车是很考验车技和方向的,如果车子打滑偏了方向 , 就得凭经验和指南针来确定方向了 。
    11点多,司机停了下来,在茫茫的冰湖中努力确定正确的方向,打了一通电话之后,车子终于又发动了 。我坐在车里隔着玻璃望着窗外 , 感慨于自然的伟大,也对自然心生敬畏 。温度太低,隔着厚厚的车厢 , 还是感到脚冷 。又不敢多喝热水,这茫茫冰湖,该要到哪里上厕所呢?
   12点左右 , 我们终于远远地看到作业点的工程车,大家不禁兴奋地欢呼起来 。
  下车细看冰面还是有很多裂纹的,而且很滑,像滑冰一样,胆小的我走的抖抖索索被队友笑话了,说冰有一米多厚呢,那么大的工程车都在开,你那么小的人怕啥!也是哦 。
   时间还早,队友们开始下车撒尿,聊天拍照 。我终于意识到即便不吃不喝 , 也无法忍耐到捕鱼收网结束,这时候恨自己不是男人,工程车后面随便一站就开始玩撒尿成棍的游戏 。于是开始在茫茫冰面上寻找障碍物 , 冰浪是最好的障碍了,就是有点远 。
   等我好不容易一身轻松 , 步履艰难地从冰浪后面折返回来之后,发现渔工们已经把收网口凿好并把着一米宽两米见长的大冰块拉在了冰岸边 。队友们告诉我,冰块是绑上粗麻绳后由拖拉机拽上冰岸的,好可惜啊,没有看到这一幕 。
  时间尚早 , 渔工们或休息或抽烟,我们对啥都好奇 , 东看看西问问,无奈实在太冷,隔上20来分钟必须要回到车里暖和下缓缓 。吃了点面包干粮 , 吃饱了暖和了,水是再不敢喝了!舍不得在车上打盹儿 , 于是下车找了位面善的大哥唠嗑,问东问西 。大哥姓孙 , 他告诉我,他们属于呼伦贝尔渔业公司的贝尔分公司,班组共40人,每年从12月20日左右到第二年春节前每天都会来冬捕,每天的位置都不固定 , 每次“冬捕”往往要经历十多个小时,还有一套非常繁复的作业流程:先在一米左右的冰层上每隔八九米凿一个冰眼 , 一网要凿几百个冰窟窿,然后穿杆,引线,下网,收网 。问他一天能赚多少钱,问等下能不能问他买几条鱼,他说鱼是不允许私自卖的,全部要拉到公司里去,而且他们没有基本工资,捕得多 , 收入就多点,这几天一网捕上来大约在十几二十吨,一天的收入也就100多点,赶上老天眷顾,最多可以到200左右 。早上4、5点就要出门,晚上7、8点才收工,天又这么冷,赚的也是辛苦钱?。?
孙大哥还告诉我,下网过程耗时最长了 , 网共有800米长呢,从早上8点开始撒网,到现在还没有拉到这边出网口 。凿冰眼可是力气活 , 现在都用机器凿了,那位在冰眼穿杆拉线的兄弟收入要高点,那也是年轻力气活!几百个冰眼,得从早一直干到收网 。
 听到入网还在作业,我们连忙驱车过去看 。
  蓝衣兄弟很友善,手把手教我们,让我们逐个感受拉杆的力度 , 接着来了一位像主管的大哥呵斥我们,说我们不懂,会把网拉偏的,鱼就少了!只顾自己玩不顾兄弟的收成可不好!于是赶紧把叉子还给这位蓝衣兄弟,折返出网口,拍照聊天,等待收网 。
已经快两点了,还没有收网的迹象,于是在车上百度了冬捕的详细过程:
“冬捕”时是每年最冷的季节 。为了保证能在中午前后结束捕鱼,渔民们必须在凌晨三、四点就从驻地出发前往作业现场 。
到达捕鱼地点后 , 首要的工作是确定入网地点、捕鱼的区域和出网地点(这件工作一般在前一天就做了) 。
冬季水面冰封后冰下的水温通常保持在零上4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鱼会扎堆儿呆在一个地方不动 。而扎堆儿的鱼群究竟呆在什么地方则要完全凭渔民的经验了 。如果捕鱼地点、区域选不准的话 , 忙活半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也是有的 。
捕鱼区域就是下图拨杆洞圈定的区域 。捕鱼区域也是渔民根据经验确定或方或圆,或大或小 。
入网口和出网口相距数百米直至一两千米不等 。入网口和出网口多为两三米见方的方洞 。
拨杆洞间隔十来米 , 为直径30厘米左右的圆洞 。拨杆洞是将鱼网从入网口牵引到出网口的重要一环 。拨杆洞虽然不大可数量太多呀!视入网口和出网口的远近,拨杆洞可多达数百个 。选择好下网地点、出网地点和捕鱼的区域“冬捕”作业就开始了 。
首先 , 用冰镩子(钎子):在冰上穿凿出入、出网口和拨杆洞口 。
接着拨杆(又叫走杆),下网 。
冰上的入网口、拨杆洞打好后 , 将引绳木杆从入网口下到水下,通过拨杆洞用拨叉拨动引绳木杆前移,这就叫走杆 。走杆离不开拨叉和引绳木杆两样重要的工具 。
拨叉:木杆的头部安个金属拨叉 。拨叉就是用来拨动引绳木杆前移的工具 。
引绳木杆(又叫穿杆子、引杆):引绳木杆一般选用笔直规整的杉木杆(就是过去盖房子搭脚手架用的那种木杆) 。引绳木杆长十余米 。引绳木杆在拨叉的拨动下带动引绳再带着鱼网从入网口到达出网口 。到达出网口后要换上的粗大绳子用绞盘将鱼网拽出冰面 。
顺着入网口朝两边各下一根引绳木杆 。拨杆的尾部栓着一条结实的细绳子(引绳) , 细绳子连着鱼网 。渔民将拨杆插入拨杆洞下的引绳木杆上,稍稍旋转再向前一拨引绳木杆就带着引绳向前移动了 。以此类推最后将鱼网牵引向出网口 。依照确定的捕鱼区域两边需同步走杆 。木杆的浮力使得引绳木杆紧贴在冰层下,隔着厚厚的冰层可以清晰地看到引绳木杆的移动 。
走杆是“冬捕”的最重要环节得行家干 。你想,如果把引绳木杆在冰下拨得找不着了,那不白忙活了吗 。走杆失败意味着整个“冬捕”的失败,是渔民最忌讳的 。
随着引绳木杆的向前移动将鱼网(围网)从入网口下水 。在引绳的带动下慢慢向出网口方向移动 。
鱼网的长度视捕鱼区域的大小有数百米直至数千米长 。鱼网上边有浮子下边有重物坠着 。鱼网下水后上沿的浮子紧贴冰面 , 鱼网底下坠在水底 。
最后起网:
随着引绳木杆的前移并下鱼网后,鱼网在引绳的带动下慢慢向出网口方向移动 。当鱼网的前部到达出网口后即换上粗大的牵引绳,通过绞盘将鱼网拽出出网口 。
随着绞盘的转动鱼鱼会越来越多 。最后当鱼网全部被绞盘拽出出网口后捕鱼过程基本结束 。
赶巧了一网上来可捕到鱼上万斤甚至十数万斤 。这样的情况下人力起网是拉不动的 。所以多数要用到马拉绞盘或机器绞盘 。(小范围的冬捕也有靠人力直接起网的) 。
起网有可能是整个“冬捕”中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也有可能最令人垂头丧气的时刻 。
如果遇上满网(大丰收)则整个冬捕现场的气氛那是相当的热烈 。
在严冬极低的气温下 , 鱼出水后很快就会冻得棒棒硬 。为了防止鱼冻成大冰块 , 鱼出水后渔民要不停地用木杈翻动 。待鱼冻硬后装麻袋或直接装车运走 。
 
   百度完 , 对自己刚才体验穿杆引网更加深了歉意,保佑今天老天眷顾,收成满满的!
    大约2:40,听到有人喊,快收网了!立马跳下车,用暖宝宝捂着手机,迅速抓拍 。
拉了足足有10多分钟 , 只看到了一堆粗绳子,绳杆还没有看到 。
    坐在边上等待的兄弟,心里都有期盼和祈愿吧 。
长长长的网延伸开去,还是没有见到鱼,我心里都有点急了 。
 回头看到一个用铁栏盖住的小冰洞 , 书记告诉我这小洞是用来放生小鱼的,长大了再捕它,我信了 , 觉得还挺人性的 。后来发现鱼一上网就冻死了,又怎么放生呢?
  终于出鱼了!冰面下是热的,鱼网冒着热气带着活蹦乱跳的小鱼呈现在我们面前,大家都欢呼起来 , 看到渔工用铁锹一边在鱼上淋水一边把鱼扒拉到岸边,淋水是为了让鱼迅速结冰保持鲜度 。可怜的鱼蹦哒几下就僵住了,可怜我的手机 , 关键时刻冻没电了,没有拍到鱼上岸的刹那,等我插上充电宝 , 使劲用收捂热它开了机,只拍到了一大片冻僵的鱼 。
    这个时候已将近下午4点,天色渐暗 , 我们也都快冻僵了 。这一网是细网,大多是小鱼,粗网网还要半小时,安全起见 , 我们略带着遗憾返程了 。
    回程路上天一下子黑下来了,信号也不好,我在想那些工程车还要收网拉鱼,还要理鱼装鱼 , 要几点才能走啊 , 黑漆漆的没有信号又怎么辨路 。路上大家都无话,大自然馈赠于我们于美食,大自然的黑暗寒冷也有一种天然的让人敬畏的力量 。不敢问司机靠什么辨识方向 , 大约5点,终于有了信号,在漆黑中我赶紧百度地图,看到已经到达呼伦湖冰岸沿边 , 才安心下来 。
最后,以这一张齐心协力推车过冰浪的照片来纪念这次难忘的冬捕之旅 。
                        2017年12月29日
                         整理于高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