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 )


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指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和发动机飞轮齿环啮合传动及分离的机构 。
作用:起动时,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的飞轮齿环啮合,将电动机产生的转矩传递给飞轮;
起动后,自动切断动力传递,防止电动机被发动机带动超速运转而遭到损坏 。
组成:传动机构由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拨叉、啮合弹簧等组成,安装在转子轴的花键部分 。
种类: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弹簧式单向离合器 。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外形如图4-14所示,其结构如图4-15所示,传动套筒8内具有花键槽,与电枢轴上的外花键相配合 。起动小齿轮1套在电枢轴的光滑部分上 。在传动套筒的另一端,活络地套着缓冲弹簧压向右方,并有卡簧防止脱出 。移动衬套由传动叉拨动 。起动小齿轮与离合器外壳刚性连接,十字块与传动套筒刚性连接 。装配后,十字块与外壳形成四个楔形空间,滚柱分别安装在四个楔形空间内,且在压帽弹簧张力的作用下,处在楔形空间的窄端 。

起动机的工作过程是:
起动发动机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传动拨叉使移动衬套沿电枢轴轴向移动,从而压缩缓冲弹簧 。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离合器总成与起动小齿轮沿电枢轴轴向移动,实现起动小齿轮与发动机飞轮的啮合 。与此同时,控制装置接通起动机主电路,起动机输出强大的电磁转矩 。转矩由传动套筒传至十字块,十字块与电枢轴一同转动 。此时,由于飞轮齿圈瞬间制动,就使滚柱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滚入楔形槽的窄端而卡死 。于是起动小齿轮和传动套成为一体,带动飞轮起动发动机 。如图4-16所示 。
起动发动机后,由于飞轮齿环带动驱动齿轮高速旋转且比电枢轴
转速高的多,驱动齿轮尾部的摩擦力带动滚柱克服弹簧张力,使
滚柱滚向锲型腔室较宽的一端,于是滚柱将在驱动齿轮尾部与外座圈间发生滑摩,发动机动力不能传给电枢轴,起到分离作用,电枢轴只按自己的转速空转,避免电枢超速飞散的危险
此种离合器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接合时为刚性,不能承受大的冲击力,传递大扭矩会因滚柱卡死而失效;适用于额定功率在1.47kw以下的小型起动机 。

控制装置
现代汽车上,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均采用电磁式控制装置,即电磁开关.其外形如图4-17所示 。
作用:控制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分离;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接通与切断 。
组成:如图4-18所示,电磁开关主要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复位弹簧、活动铁芯、接触片等组成 。其中,电磁开关上的“30”端子接至蓄电池正极;“c”端子接起动机励磁绕组;吸接线圈一端接起动机主电路,
与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串联,保位线圈的一端直接搭铁,两线圈的公共端接点火开关 。

工作过程:
点火开关接至起动档时,接通吸拉线圈和保位线圈,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熔断器→点火开关→接线柱7→分两路
一路经吸拉线圈→主电路接线柱c→励磁绕组→电枢绕组→搭铁→蓄电池负极;
另一路经保位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 。
此时,吸拉线圈与保位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在两线圈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活动铁芯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而被吸入 。拨叉将起动小齿轮推出使其与飞轮齿圈啮合 。
齿轮啮合后,接触盘将触头接通,蓄电池便向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供电,产生正常的转矩,带动起动机转动 。
与此同时,吸拉线圈被短路,齿轮的啮合位置由保位线圈的吸力来保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