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二十品”在书法史的地位是怎样的( 三 )


《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简称《郑长猷造像记》 。正书 , 8行 , 行12字 , 可见84字 , 书法劲厉朴拙 , 结体方整 , 隶意较重 。景明二(501)九月刻 。古阳洞南壁 。有翻刻本 , 其第7行“敬造”敬字左上点漏刻 。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 , 共六龛 , 均为圆券形浅龛 。分上、中、下三排 , 每排两龛 , 其大小不等 。圆楣拱内刻卷草葡萄纹 , 主尊为交脚弥勒(已经残破) 。左右二胁侍菩萨侍立 。景明二年九月三日(501)完成 。造像记位于佛龛右侧 , 高50厘米、宽35厘米 , 记景明二年郑长猷为亡父、母皇甫、亡儿士龙以及其妾陈玉女为亡母徐 , 各造弥勒像 。碑文书法有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重要意义 。
《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简称《孙秋生造像记》 。景阳三(502)年五月刻 。在古阳洞南壁 。(黄易拓得)正书 , 13行 , 上列为记 , 行9字;下列题名 , 行30字 。额正书“邑子像”三字 。额旁二太守名:右2行 , 右3行 。乾隆拓本 , 其记第三行“刘起祖”之“刘”字画完好 。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 。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502)五月廿七日造讫 。此碑书犀利刚劲 , 宽博朴厚 , 较《始平公造像》笔法多变 , 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孟广达文 , 萧显庆书 。楷书十五行 , 行三十九字 。字体方劲峻拔 , 沉着劲重 。笔法凝练自如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太和以后诸家角出 , 庄茂则有《孙秋生》” , “龙门二十品中 , 约而分之 , 亦有数体 , 《孙秋生》沉着劲重为一体 。”
《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简称《高树造像记》 , 正书 , 10行 , 行14字 。可见139字 , 书法峻整劲健 。景明三(502)年五月刻 。在古阳洞北壁 。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右侧 , 与《一弗造像记》为邻 。龛高94厘米、宽78厘米、深13厘米 , 主佛结跏趺坐 , 主佛两侧有二胁侍菩萨 , 均有背光 。此龛完成于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 。造像记位于造像龛左下方 , 高40厘米 , 宽28厘米 。记载邑主高树、解伯都等三十二人的邑社造像 , 共同祝愿仙逝父母及见存眷属的来生 。造像时间与《孙秋生造像记》同年同月完工 , 发愿文也大致相同 。
《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
简称《惠感造像记》 , 正书 , 14行 , 行5字 。可见66字 , 书法沉劲方重 , 犹存隶意 。景明三(502)年五月刻 。古阳洞北壁 。有翻刻本 , 第12行“顾”字左上缺一点;末“像”字缺二笔 。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简称《贺兰汗造像记》为龙门造像精品之一 。正书 , 5行 , 行10字 , 原共有160字 , 书法峻整隽永 。景明三(502)年八月刻 。在古阳洞顶部 。
《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
简称《马振拜造像记》 , 正书 , 9行 , 行15字 。连额书“邑子像”可见128字 。书法峻丽 , 别有风味 。景明四(503)年八月刻 。在古阳洞顶部 。最初选拓的《龙门二十品》中无此题记 , 康有为提出质疑 , 方岩《校碑随笔》以《优填王》为唐刻而删去 。顾燮光《梦碧移石言》亦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