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二十品”在书法史的地位是怎样的

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 经北魏至唐的150多年中 , 共雕凿了造像10万余尊 , 题记3600余处 , 题记中属于北魏或稍后时期的 , 占有相当数量 。其字体就是一般所说的“魏碑体” 。这些题记在早先并不为人们所特别注意 , 清代乾、嘉以后金石学和碑学兴起 , 不少金石家都分赴名山访碑求拓 , 龙门的造像记就是清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黄易(小松)访拓后 , 始显于世的 。罗振玉《石交录》云:“黄氏最初只拓北魏《始平公造像记》一品 , 后增《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为四品 。”后来人们又增为十品 , 继至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 , 被后人作为龙门造像记中的代表作 。但其中仍以黄易所选的《始平公》等四品最为著名 。
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 , 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 。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 。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富欀灾而开龛造像 。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 。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 , 因此 , 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 , 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
“龙门二十品”包括:
02、《步辇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03、《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
04、《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05、《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06、《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
07、《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08、《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09、《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10、《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
11、《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12、《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
13、《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
14、《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
15、《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16、《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
17、《齐郡王元祐造像记》
18、《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19、《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
20、《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
【洛阳“龙门二十品”在书法史的地位是怎样的】《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
简称《牛橛造像记》 , 碑文字体端庄整肃 , 龙门二十品之一 。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 , 过去曾有牛橛龛之称 。牛橛造像龛在古阳洞北侧 , 位于杨大眼龛上方 。圆券形 , 龛楣刻十一童子牵花绳 , 童子手持莲花 , 二童子间刻莲花蕾 , 两端各一飞天 , 飞天头前一浅雕小飞天 。二狮蹲距弥勒膝下 , 交脚下刻力士 , 手托弥勒双足 。龛楣下方左右 , 身着胡服的供养人 。主尊是戴宝冠交脚弥勒坐像 , 为弥勒上兜率天宫时的菩萨形象 。头光内刻莲花 , 外刻七身坐佛 。背光外参外层火焰纹由各以坐佛为中心的十七组火焰纹组成 , 内层十身飞天分两侧相对以璎珞供养 。
《步辇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简称《一弗造像记》或《张元祖造像记》 。正书 , 10行 , 一行3字 。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 , 是龙门二十品造像龛之一 , 下方邻比丘惠感造像龛 , 是龙门二十品中最小的两个造像龛之一 。龛高36厘米 , 宽19厘米 , 深30厘米 。龛为忍冬卷草纹尖拱楣圆券形 , 连珠纹立柱 , 龛底施水波纹 。内刻袒右肩斜披袈裟佛及二菩萨 。龛下锩刻造像记 。据造像记文记载 , 此龛造于太和二十年(496) 。步辇郎张元祖在当时可能是一名给帝王荷步辇的 , 地位低微的人 , 其妻一弗氏为他造的龛也小 。康有为评价此造像记的书法是“沉着 , 劲重” 。民国初白麻纸原石拓 , 因年代久远 , 纸黄而松软 。这个造像记字数很少 , 只有寥寥30字 。字数虽少 , 但却端庄整肃 , 大气凛然 。全篇方笔为主 , 显得沉着 , 厚重 。书法风格遒劲沉稳 。但在严整之中也不乏灵动之笔 。比如“造”的走之儿的横折折撇 , “为”的一长撇 , 都显得神采飞扬 。而“张”的弓字旁 , “愿”的“页”字部则显得较为奇崛 。而章法同样富于变化 , 比如最后一行“亡夫直生佛国” , 曲直变化 , 奇正相生 , 令人叹为观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