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种类

【戏曲种类】戏曲种类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戏曲种类有昆曲、京剧、黄梅戏、豫剧、粤剧等 。下面是具体介绍:
1、昆曲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又称“昆山腔”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 。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 。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 。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 。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 。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 。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
2、京剧
京剧,有“国剧”之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国剧”之称 。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
越剧,公认为中国第二大地方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3、黄梅戏
黄梅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个别媒体报道在安徽省市宣传部门的支持下研究认为黄梅戏的声腔起源于安庆),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2006年湖北省黄梅县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它的前身是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和念白 。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 。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 。
4、豫剧
豫剧,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河南梆子” 。有观点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 。有说:是在河南当地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后与传入河南的昆曲和秦腔等剧种相结合而成;也有考证说它自成体系,是由唐宋梨园剧种及宋元时期中州流行的杂剧中抽绎、演变、发展出来的 。除河南外、河北、山西、山东、湖北、甘肃、台湾、四川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省份都有豫剧团存在 。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声腔,后出现过陈素真、桑振君、闫立品、崔兰田、常香玉、马金凤、唐喜成、牛得草等著名演员 。剧目有《三上轿》、《抬花轿》、《春秋配》、《穆桂英挂帅》、《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等 。
5、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 。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 。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 。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