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从细节中挖掘机遇


说人话,做正事,爱思考,懂谦卑的医药圈怪咖 。
?写在前面互联网蓬勃发展二十年,将中国推向了实现全面电子支付,电商物流高度发达,共享经济日新月异的繁荣时代 。几乎所有传统的行业领域,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或主动参与互联网浪潮,更新迭代成为所谓新的物种,或被互联网大趋势吞没,成为历史碎片 。
医疗这个关系国家民生的庞然大物,当然也是必须要去搭上互联网这辆快车的 。
可怎么搭,去哪里,有什么风险和陷阱,却是一直围绕互联网+医疗反复被讨论的问题 。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有了确切答案了吗?
不能说一点答案没有,但这些答案是不是满意,是不是真的解决了那些困惑,却仍是见仁见智 。整个发现答案,找到规律的过程,相较于其它领域来说,也是比较缓慢而曲折的 。
我们来看看,互联网+医疗在这些年来都经历了哪些演变,以及医药人如何从中发现新的机会 。
患者向1、线上咨询
最早的医疗与互联网结缘,想象力集中在将医院和科室医生的信息搬到线上 。
以往患者在决定就医问药之前,没有任何参考凭据,只能道听途说哪家医院治什么病还不错,或者干脆就近找一家医院,随便挂一个医生的号去看 。
有了平台以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足不出户在网站上初步筛选医院科室和可能合适的医生,参考信息不仅包括医生擅长的专业,还有其他病友的在线点评和反馈,帮助患者在去医院之前,对医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
但为何对于医生的评价体系,并没有像餐厅或酒店的点评平台那样,被广泛应用并给予用户更多参考和指导呢?我想还是跟医疗服务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关 。
一家餐厅的菜好不好吃,一个酒店的环境够不够好,普罗大众很容易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与沟通 。而医疗服务的质量,普通用户只能从医生的态度好不好,够不够耐心,看病后疾病症状有无迅速缓解等非常表面的角度去评估 。
而每个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状况迥异,会导致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非常个体化而不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但医生的态度又是非常主观的判断且对最终治疗效果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信息不对称,个体差异极大,使得医生评价体系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
如果想要优化医生评价反馈系统,或许还可以从一些客观数据去挖掘 。比如年相关手术量多少台,门诊多少人次,不同疾病的诊疗和问询的比例等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客观高效的了解该医生的专长领域,还能帮助医院建立一个更公平公正公开的医生业绩考核平台 。
只是数据如何准确抓取并及时更新,以及数据是否涉及隐私和合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
2、线上诊断
“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国医学在诊断疾病时的关键步骤,这说明医疗诊断有一个特性,就是贴近 。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世界如何因为互联网而被拉近,但是医生和患者需要物理上的近距离接触,距离越近,信息越多,安全风险越小的这一特性从未变过 。
所以,一直以来,线上诊断和治疗都处于禁区 。线下近距离的医疗服务,尚且引发众多医患矛盾甚至升级为伤医杀医事件,那么远程互联网只会因为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和缺乏有效监控和追溯而进一步激化该矛盾 。
不过随着技术和大家认识的提高,对于线上远程诊治的边界探索还会很有必要进行下去的,比如建立互联网诊治的规范和共识,逐渐形成标准的、有效的监控体系,或许能开疆拓土迎来契机 。
3、慢病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