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名、字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 。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 。那么,这个“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古人起名要有“字”呢?其实,“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现了,到了周朝,“字”这一制度开始盛行,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 。
在历史上什么人才有名字和字?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 。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
《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 。”《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 。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 。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 。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 。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 。
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 。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 。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 。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 。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 。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 。
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 。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宇,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
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 。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 。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
推荐阅读
- 课堂中教师提问要注意哪几点,教师提问要注意什么
- 金毛为什么会咬人怎么办,金毛为什么会咬人啊
- 哪有什么突然好想你,用什么来突然好想你词
- 铁骑冲锋什么兵种克骑兵,聚侠铁骑冲锋专区
- 写论文查重是什么意思,论文查重是什么意思啊
- 白色的猫都吃什么品种,白色的猫叫白猫
- 天天酷跑什么时候再出斗战胜佛,齐天大圣炫装下次上线时间
- 想养一只边牧边牧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边牧什么地方好
- 我明白了在大学为什么那么多人挂科,为什么挂课感想
- 猫咪能吃什么肉,猫还能吃什么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