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水口山矿务局局长是谁( 十 )


收购这些股份,天齐集团耗资约1.57亿加元(折合约10亿元人民币) 。收购完成后,文菲尔德成为泰利森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股36.18%的Resources Capital Fund IV(以下简称“RCF基金”),地位举足轻重,在泰利森股东会上可以有效行使对洛克伍德收购报价方案的否决权,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洛克伍德完成收购泰利森的可能性变得很小 。
总的来看,天齐集团的这场“突袭”做得比较巧妙,收购比例控制在20%以内,既避免了“打草惊蛇”,又规避了要约收购义务(澳交所规定,收购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超过20%就应当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需收购泰利森的全部股份),更使自己在泰利森股东会上获得较大的发言权 。
其次是引入中投集团,发起收购要约 。
在仓促应战,并以较短时间建立阵地之后,天齐集团开始实施反击,准备与洛克伍德进行竞价 。
2012年12月,天齐集团提出以每股7.5加元的价格收购泰利森剩余约80%股权(对应泰利森的估值为8.48亿加元,折合约54亿元人民币) 。按此报价,天齐集团为收购泰利森80%股权还需支付约6.8亿加元(折合约43亿元人民币) 。天齐集团的报价超过了洛克伍德每股6.5加元的报价,被泰利森的董事会认为是最优收购方案并获得股东会及法院的认可,狙击获得成功 。
但要实施要约收购,天齐集团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收购资金从何而来 。天齐集团当时的资产30.6亿元,净利润0.55亿元,而其两阶段收购需动用的资金规模在53亿元左右,这对天齐集团而言,压力颇大 。为解决这个问题,天齐集团找到了国家队——中投集团 。
2013年2月,中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立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立德投资”)出资2.73亿加元入股文菲尔德,持有35%股权(图3) 。
在引入中投集团约3亿加元资金之后,为解决剩下的约3.8亿加元收购资金,天齐集团采取了天齐集团香港进行债权融资,再向文菲尔德注资的方式予以解决 。
天齐集团香港分别与Credit Suisse AG(瑞士信贷集团)、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Twenty Two DragonsLtd(ADM Capital之子公司)签署了金额分别为2亿美元、1.2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合计3.7亿美元的贷款协议 。天齐集团全面收购泰利森的资金问题得以解决 。为获得这笔借款,天齐集团掌门人蒋卫平几乎压上了全部身家,除了质押文菲尔德的股权之外,天齐集团还质押天齐锂业股份等资产,甚至一度请四川美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其提供担保 。
简单归纳,天齐集团收购泰利森全部股权的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中投集团2.73亿加元、银行贷款3.7亿美元以及天齐集团前期投入的1.57亿加元,合计金额9亿加元左右 。在完成资金筹措后,天齐集团顺利完成了对泰利森的收购,泰利森从多交所退市 。
从最终收购成本来看,天齐集团为获得泰利森65%股份所付出的收购代价是38.76亿元,其中收购对价34.13亿元(第一阶段19.99%股权收购对价约10亿元,第二阶段45%股权收购对价约24.13亿元)、借款利息支出2.3亿元、顾问费及融资费2.33亿元 。立德投资收购泰利森35%股权所付出的收购对价约为18.77亿元 。
其三,转让部分股权给洛克伍德,规避竞价 。
在泰利森的收购竞争中,比较奇怪的一点是洛克伍德并没有在天齐集团提出竞价方案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报价,按其实力,应不会如此 。
有一种观点认为,洛克伍德在提出6.5加元/股的报价后,曾表示这个报价方案是“最佳及最后的报价” 。根据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政策中的“Truthin takeovers”原则,洛克伍德的这一宣称限制了其提高报价修改方案的能力 。但是,如果对“Truth in takeovers”原则有所了解的话,洛克伍德退出竞价的根本原因应不在于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