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湖学校在哪里,宏河·学府怡景

”庠、序在古代并称为学校 , 也有解释为:“殷曰庠 , 周曰序”(《孟子·滕文公上》) , 殷商时叫“庠” , 周朝叫“序” , 也有“夏曰校 , 殷曰庠 , 周曰序”之说(《说文》) 。中国古代的学校 , 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谓的 , 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 , 这些称谓 , 大抵是在上三代(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 , 并落定为礼制规范 。
【孟子湖学校在哪里,宏河·学府怡景】古代学校有哪些称谓?

孟子湖学校在哪里,宏河·学府怡景


中国古代的学校 , 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谓的 , 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 , 这些称谓 , 大抵是在上三代(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 , 并落定为礼制规范 。塾:是形声字 , “孰”通“熟” , 意思为瓜果等作物成熟了 , 可以享用了;“土”指园地、地方;这两个意思合起来表示享用成熟瓜果的地方 。古时 , 瓜果作物成熟后摘收回来 , 就堆放在宅门内两侧的走廊或堂屋里 , 是家人、族人们聚合尝鲜的地方 。
但是这种地方一年中只会在特定的季节使用几次 , 平时大都空闲着 , 于是也就被兼做教书就读之所 。西周时 , 这种规制已经被确定下来 , 成为家族设置的初级学校 , 也称为家塾或私塾 。《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 , 家有塾 。”塾的规模 , 按周礼的规定是“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 , 共同一巷 , 巷首有门 , 门边有塾 。民在家之时 , 朝夕出入 , 恒就教于塾”(见《礼记·学记》郑玄注、孔颖达疏) 。
古时地广人稀 , 方圆百里之内以二十五户人家为单位 , 找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作教室 , 就是最基层的学校 , 叫做“塾” 。想来这“塾”的规模也堪可观 , 如若是每户有四、五个学龄孩子(在非计划生育的年代很正常) , 那就是一百多学生呢 。庠(xiáng阳平 ):也是个形声字 , “广”字就跟房屋有关 。根据《礼记·学记》的描述 , “庠”是比“塾”规模和等级更大更高的学校 , 叫做“党有庠” 。
所谓“党” , 是五百家的居所 , 也称乡党 , 这样的规模 , 大概是二十个“塾” 。在夏、商时期(距今4000~3000年前) , 庠就已经广泛存在了 , 可见中华教育体制之悠久 。序:本意是指房屋的东西墙 , 引申为场所 , 也做为学校的别称 。《周礼》记载:“春秋以礼会民 , 而射于州序 。”“序”那时也是教习射箭的场所 , 其部分功能类似于今天的体校 。
东汉大儒郑玄解释:“序 , 州党之学也 。”庠、序在古代并称为学校 , 也有解释为:“殷曰庠 , 周曰序”(《孟子·滕文公上》) , 殷商时叫“庠” , 周朝叫“序” , 也有“夏曰校 , 殷曰庠 , 周曰序”之说(《说文》) 。总之 , 庠、序是比塾格制更高、规模更大的学校 。泮(pan,去声)宫:是贵族子弟学校 , 大概贵到诸侯级别 。《礼记·王制》:“诸侯曰泮宫” , 所谓“泮水” , 反映了当时的礼制 , 诸侯创办的学校建筑格局只能是三面环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