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的方法有哪些?
@东庭雨竹 艺术鉴赏的方法,笔者以下三方面作以阐述:1.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知人论世”作为艺术鉴赏的原则和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看到了艺术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反映,反对以主观臆测来曲解作品,要求用客观的态度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给予比较公允的评价和分析 。金圣叹认为艺木鉴赏尤其要“细心体贴”作者的用意:“读书尚论古人,须将自己眼光直射千百年上,与当日古人捉笔一利那顷精神融成水乳,方能有得 。
不然,真如嚼蜡矣 。”(《杜诗解)卷二解(早起》)这就是孟子说的“知人”,只有“知人”,知道艺术家的生平,特别是创作时的思想感情,才能深切体会到作品的真味 。例如观赏八大山人(朱耷)的花鸟画,便须了解画家生活的时代、身世、思想,才会懂得那些画的深长的寓意 。八大山人原是明代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十七岁时明王朝覆灭,使他痛苦难忍,曾削发为僧,又当过道士 。
满腔悲愤无处诉说,便倾泄在他的花鸟画上 。他的花鸟画格调冷逸,笔下的枯荷、古梅,大都瘦硬如铁,傲岸挺劲;画的鸟也与众不同,不作喜跃悦鸣之状,或昂首朝天,或耸翅挺胸,多独足而立,“白眼向人” 。这都表现出一种蔑视新王朝的统治,不予合作、倔强自立的做慢姿态;又包藏着他悲痛欲绝的心情 。郑板桥深知其人,也就深知其画,曾在他的作品上题诗道:“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郑板桥因此能成为八大山人的知音 。拓宽地说,“知人论世”还要求鉴赏者对艺术家的生活、情感有较深的了解和体验,才会对其作品引起共鸣 。这是因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结晶;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即使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也很难领略它的意蕴和形式之美 。黄庭坚在跋陶渊明诗卷中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年轻时读陶诗,觉得索然无味;等年长后才深知其妙 。
其原因主要不在艺术修养的高下,而在有无相似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诗无达诂”的意见反对了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鉴赏定于一尊的主张和各种门户之见,而承认鉴赏活动中的审美差异性,允许甚至提倡审美多样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说:“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抬其香草 。”艺术作品的鉴赏价值固然要由艺术家的创作提供前提条件,但鉴赏者的鉴赏取向又要受到原先的习惯、经验和当时的需要、情绪、态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
艺术鉴赏是一个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对同一作品的鉴赏,即使是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的鉴赏,也是各不相同、因人而异的 。因此鉴赏者尤其是批评家不能以个人的偏好而任意贬斥不为自己所喜爱的作品,或者“阿私所好,爱而忘丑”(薛雪《一瓢诗话》)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诗无达诂”的意见,和春秋时人们赋诗根据自己的需要断章取义没有源渊关系;恰恰相反,它是对“赋诗显志”的超越,它不主张在鉴赏时随心所欲地阑释作品,而要从作品本身去寻求其涵意 。
它实质上与“以意逆志”说一样反对断章取义,只是比“以意逆志”说更加强调鉴赏者的能动性,强调由于鉴赏者主体条件的不同,鉴赏背景的不同,鉴赏角度、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体验的不同 。2.披文入情与出入之法披文”要能“入情”,鉴赏者还必须展开想象,设身体验,这才能使艺术形象显于眼前,引起情感的波澜 。
推荐阅读
- 如何学会高中化学 论文,怎样学好高中化学的论文
- 艺术300分能上什么大学,文化课300能上什么大学
- 学动漫学什么专业知识,动漫专业是学什么的
- 学美术考什么大学排名,关于美术生的设计专业
- 华为和中兴哪个公司大,哪个对以后的发展好
- 小米耳机哪个好用,哪个品牌的耳机比较好用呢
- 哪个有益阳市卖鸟店里的qq,有什么值得做的副业
- 马和哪个配点,马和什么生肖相配
- 美团是哪个公司投资的,携程都是谁旗下的公司
- pro7 s8 哪个值得买,有哪些同类型的手机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