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干镇什么时候有会,礼泉县叱干镇上桥村苹果节

那时候农村很穷,农村人一年能吃上一次肉都是奢望,所以那时候过年,农村家庭吃的主要是素食 。由于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人们的很多生活必须品是国家计划供给 。泾河在礼泉北部经过了南坊镇、叱干镇,东北部经过了昭陵镇、烟霞镇、烽火镇,沿岸的村子有东嘴、桐树台、庄头河、三河村、东马庄、高庄子、王家坪、北屯、烽火村等近20个大大小小的村子 。
泾河在礼泉泾过多少村?
泾河是黄河中游支流渭河最大的支流,长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 。泾河支流众多,主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马拦河、泔河等,干流河谷开阔,一般在1公里以上,平凉至泾川间,谷宽2~3公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泾河流经永寿县境内的郭村、永太、渠子、常宁、上邑、窦家6个乡镇,于窦家乡李家村流入礼泉县境 。
其中礼泉县流经47里,河床多在深山峡谷地带,难以利用 。该段水力资源丰富,礼泉县在沿泾河的东、北部建有北屯、临泾等17座抽水站,年提水合计624.67万立方米 。泾河在礼泉北部经过了南坊镇、叱干镇,东北部经过了昭陵镇、烟霞镇、烽火镇,沿岸的村子有东嘴、桐树台、庄头河、三河村、东马庄、高庄子、王家坪、北屯、烽火村等近20个大大小小的村子 。
为什么农村非要隔几天一次赶集,难道不能天天赶集吗?
为什么农村非要隔几天一次赶集,难道不能天天赶集吗?在农村里的集镇上,最热闹的就是赶集了 。农夫这边赶集也叫“赶圩”,其并不是每天都赶集的,其中每个月逢2、5、8这几个数字就赶集,比如2、5、8、12、15、18等等都是赶集的日子 。当遇到赶集的日子了,镇上各个村里的人,如果有需要就会镇上来,当然有些人会为了看热闹,也来镇上玩耍 。
小时候就很喜欢去集市上玩耍,哪怕什么都不买,光是看着也很有意思 。在当时也很好奇,为什么农村非要隔几天一次赶集,难道不能天天赶集吗?首先,农村集市上买东西、买东西的都是农民为主 。而农民的主要工作就是种地、种田,去镇上卖东西算是副业了,只是为了挣钱补贴家用 。如果每天都去赶集的话,那家中的田地谁来种植呢?不种田地了,也就要和西北风了 。
其次,如果每天都赶集,那农民也没多少东西可卖可买的,集镇上也不热闹 。比如农民所销售的一些农副产品,像水果、蔬菜等,也是要隔几天才能采收一次的,并不是每天都能采收的 。隔几天赶一次集,这样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次赶集的东西卖完了之后,隔几天地里的蔬菜、水果也长好了,又可以卖了 。而且约定古代的时间赶集,也方便大家来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
说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过春节,你那里都吃些什么?
我就是七零后的农村娃,我最有发言权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你想想吧,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大家都是在大集体参加生产劳作 。那时候还是公社制度,参加集体劳作的农民吃饭都是在生产大队的食堂 。由于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人们的很多生活必须品还是国家计划供给 。如买肉需要肉票,买粮需要粮票,甚至买盐都需要盐票 。农村的生活必须品统一由公社的供销社提供、配制 。
那时候农村还很穷,农村人一年能吃上一次肉都是奢望,所以那时候过年,农村家庭吃的主要还是素食 。比如豆腐、千张、粉丝、萝卜、青菜等 。因为这些素菜基本上农村家庭都能制作或者种植,就地取材,既省钱又实惠 。那时候,我们老家这边过年,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会蒸馒头,除夕正餐自不必说,一般会烧个“十大碗”,无论荤素总之会配齐至少十样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