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创新力,中国人真的缺乏创造力么

【中国为什么没有创新力,中国人真的缺乏创造力么】中国解放后不久,也就是50年代初,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主席曾经在一个小范围内说过,中国人民要建设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当时中国除了农产品和轻工业品,几乎可以生产零工业产品 。中国人不傻,所以有国际影响力的东西发明创造的不多 。
应试教育和大学教育,哪个阶段抑制了中国学生的创新力?为什么?

中国为什么没有创新力,中国人真的缺乏创造力么


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都存在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围绕升学而学习,这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到了上大学之后,甚至有很多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不愿读书;而我国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各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差不多,且普遍实行宽出管理模式,对于学生,大部分学校关注的是就业率,这令很多学生的大学生活很“快乐”放松,更缺乏创新人才所需要的批判、质疑精神培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有16位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 。一些人认为,日本的升学竞争也很激烈,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很大,但这并没有影响日本的创新人才培养,因此认为我国无法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出在大学教育,这是对日本基础教育不了解的误读 。日本的升学竞争虽然激烈,也存在名校情结,但是,日本的基础教育实行自主办学,学校不会因为升学就不开展对学生十分重要的教育,就围着升学办学,
这是日本基础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 。而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也是和基础教育衔接的,衔接的纽带就是高考制度,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导致大学其实难以严格要求学生 。从发达国家的大学办学看,本科院校的淘汰率是很高的,有的高达50%,而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淘汰率,是因为大学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授文凭,那么,我国社会能接受大学淘汰率达50%吗?被淘汰的学生如何再接受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在我国公众心目中,是一种身份教育,为的是获得体现身份的文凭,
中国人真的缺乏创造力么,为什么感觉发明的东西不是很多?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史 。中国解放后不久,也就是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曾在一个小范围内讲过,中国人会造什么?会造桌子、凳子,还会造什么?确实是没有能够拿出手的东西,现在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生出过两次国,并且去的还是同一个国家即前苏联 。为了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达成中苏同盟互助友好条约的签订,外交部门也是颇费心思,送给苏联的国礼多是农副产品,诸如山东产的大葱白菜和苹果,还有就是苏杭生产的丝绸缎面之类的轻工产品等,
中国当时能够拿出手的除了农产和轻工产品外,工业产品几乎是零 。中国的工业生产,也是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起步,并且一些先进的科研技术都是学习苏联的,现在人们都知道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绝大部分都是从西方国家回来的爱国科学家 。在这批人的带领下,逐步建立起中国的科研机构,培养本土的科研工作者,中国人并不笨,至所以发明创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西并不是很多 。
这里面涉及到内容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阐述清楚的,其中一点就是工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大家过去用胶卷照像,而生产胶卷所需要的原料用当时的化工部部长的话说,就是吃化工产品中的细粮 。这种化工产品中的细粮在去除微量杂质的时候,确实是很难,时间进入到新世纪新时代,改革开放几十年所积累的技术储备和经济实力,中国人的发明专利已经站在国际社会的第一梯队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