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蛇没毒,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的

下图是蛇的分布,深色的是陆生蛇,浅色的是海蛇 。家养蛇的种类因地而异 。有的地方有松鼠蛇,有的地方有黑眉锦蛇,有的地方有王锦蛇 。但是家里发现的很多蛇都是毒蛇,但是人们遇到毒蛇一般都会把它们清理掉 。所以,真正的家养蛇是无害的 。毒蛇的牙齿是成对的,呈钩状和管状,通常又长又厚 。
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的,为什么有的蛇没有进化出毒液?
达尔文是这样解释他的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进化论的精髓:“生物界将不可避免地遵循这一规律:在时间的长河中,新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应运而生;而另一些物种则日趋减少,乃至绝灭 。起源相近的生命形式,同一种群的各种变体,同一属或相关属的物种,都具有近乎相同的结构、素质和习性,通常会陷入最激烈的竞争之中 。结果,造成每一个变种在演化进程中势必对最接近的族群施加最大的压力,但求置之于死地 。
”虽然达尔文的进化论目前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物种从原始到最终进化进程中的标志性演变还没有得到实例的验证,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但要想从根本上推翻这个进化论目前来看仍缺少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题主的问题有一个前提,就是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的,那么我们就无需再对进化论的正确与否费脑筋了 。接题主的问题,自然界中蛇种类繁多,从毒性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类:无毒蛇和有毒蛇 。
区分这两种蛇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它们有无毒牙和毒腺 。无毒蛇没有毒腺,它的头部通常呈椭圆形;而有毒蛇一般会在头部两侧、眼的后方长有一对毒腺,所有大多数有毒蛇的头部两侧明显扩大而呈三角形 。在毒蛇的上颌骨处,一般还长有毒牙,毒腺分泌的毒液流经毒牙上的槽,注入被咬的动物体内 。据研究,有毒蛇的毒腺是从唾液腺进化而来的,这就表明,在生物进化史上,部分蛇类经历了从无毒到有毒的进化历程 。
许多科学家认为,毒腺的演化有利于蛇类的捕食和进食,因为毒液可以定向作用于动物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等,使猎物在短时间内就受到致命伤害,保证了蛇捕食过程变得轻松和高效;毒液还兼具消化液的功能,它可以溶解猎物的一些组织,使蛇能更快地吞咽和消化食物 。另外,蛇的毒液也是自我保护的利器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毒蛇是进化的产物,和无毒蛇相比,它们似乎更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 。
现在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所有的蛇都能进化成无毒的呢?是不是无毒蛇就更容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呢?其实不然 。根据实验研究表明,毒液的产生是耗费能量和物质的,而且消耗度非常高,会制约蛇其他身体的条件 。也正是如此,用毒,往往意味着一种生物的极端特化 。一些无毒蛇没有进化出毒腺,恰恰说明了它们有比毒液更为“保守”和“有效”的生存方式 。
比如,蟒蛇是当今世界上非常古老的蛇种之一,没有毒性,但它们的力量、攻击性很强大,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整个吞食下,不需要毒牙就可以成功捕食;白条锦蛇,性情比较温顺,没有毒性,行动较迟缓 。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 。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一些无毒蛇具有像某些毒蛇一样鲜艳的色泽斑,如玉米锦蛇,栖息于干燥林地,沼泽,农田等地 。
独居生活,黄昏及夜间觅食活动,温顺无毒,但由于其特有的鲜艳颜色,从而使其天敌不敢贸然取食;丝带蛇,无毒性,性情温顺,很少撕咬,牙齿较软,对人体危害性较小,因此也有人将丝带蛇当成宠物蛇来饲养 。但是丝带蛇感受到危险时,会用尾巴抽打,同时会从肛门中释放恶臭来驱散敌人 。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每种动物都有它自己的一套逃避天敌、维持生存的独特本领,大自然也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