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鲤是什么鱼,桂花鲈的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 1,桂花鲈的介绍
  • 2,桂花鲈的基本介绍
1,桂花鲈的介绍桂花鲈又称作花鲫鱼,它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誉之为“水豚”,意思是其味如同河豚一样鲜美;还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桂花鲈的风味的确不凡 。所以桂花鲈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春季的桂花鲈最为肥美,被称为“春令时鲜” 。【桂花鲤是什么鱼,桂花鲈的介绍】
桂花鲤是什么鱼,桂花鲈的介绍


2,桂花鲈的基本介绍桂花鲈Siniperca chuatsi俗名鳜鱼,英名(Freshwater grouper 。)【药名】桂花鲈【别名】鳜豚、水豚、石桂鱼、蘮鱼、锦鳞鱼、桂鱼、鯚鱼、鳌花鱼、母猪壳【汉语拼音】gui hua lu【英文名】Freshwater groupe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归经】脾;胃经【功效】补气血;益脾胃【科属分类】鮨科【拉丁文名】Siniperca chuatsi【主治】虚劳嬴瘦;脾胃虚弱;肠风便血【生态环境】该鱼是我国特产 。食物主要为鱼类、虾类等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捞 。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或晒干 。【性味】味甘;性平【药材基源】为鮨科动物桂花鲈的肉 。【用法用量】内服:蒸食,适量;或烧存性,研末,酒调服 。【出处】《中华本草》《开宝本草》:桂花鲈,益气力,令人肥健 。《随息居饮食谱》:桂花鲈甘平,益脾胃,养血,补虚劳,远饮食,肥健人 。《品汇精要》:患寒湿病人不可食 。桂花鲈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 。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 。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 。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 。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 。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桂花鲈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 。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 。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 。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 。桂花鲈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 。6-7月为产卵盛期,怀卵量为3-20万粒 。常见桂花鲈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桂花鲈(S.chuatsi ,英文名:Mandarinfish , Aukua)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 。而大眼桂花鲈(S.kneri ,英文名:Bigeye mandarinfish)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 。翘嘴桂花鲈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大眼桂花鲈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 。桂花鲈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 。天然产量相当高 。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 。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 。桂花鲈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 。桂花鲈肉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 。其尾可治小儿软疖,其胆可治骨鲠在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