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票房造假,电影票房持续下滑

【为什么电影票房造假,电影票房持续下滑】中国电影山寨版1 。票房造假的第三个阶段来自于制片方和发行方搞联票平台的后造假时代,是由最近的《后来的我们》票房造假之争开始的 。近年来,影视数据造假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各种票房泛滥、虚假收视率、虚假点击的案例时有发生 。
电影票房持续下滑,为什么?
2019年的电影消费市场大规模缩水票房萎缩 。通过这个电影市场可以衡量中国其他消费市场,第一,证明市场经济非常萧条 。一大堆内地生产出品的电影只有几千元几万元票房,也有几十万元的,几百万元的票房 。第二,印证了2017/2018,票房大规模做假账,票房对沖注水造假,形成市场虚假繁荣景象 。第三,观众审美观要求口味越来越挑剔,
欣赏水平越来越高 。不是那么随便的忽悠胡混过关,第四,证明了中国的电影文化市场全部依赖美国香港,印度日本大片,全球各大电影片支撑中国电影消费市场 。第五,中国整体内地生产出品片全部仆街,除了内地国产片在保护周期寻找存在感爆冷走出几部之外 。第六,就是不明白中国娱乐电影公司还有那么多余的资金投资国内的垃圾片,
2019/几百部内地生产出品的没有票房的电影?没有票房收益,净是人工领盒仔饭都亏损啦 。[捂脸][捂脸]第七,中国每年每个省城市都搞一个没有含金量的电影节?参展的都是一大堆没有票房支撑的垃圾片,自导自乐(可以参考猫眼电影票房排行榜的数据),第八,以中国目前的生活工资水平这样的票房价格明显太高了 。其实中国电影市场就是中国市场的一个浓缩版,
中国电影票房造假有多严重呢?
对中国电影来说,票房造假没什么新鲜 。前有《阿童木》(2009)虚报票房引广电总局介入调查,后有《叶问3》(2016)8000万假票房轰动纪录,如今《后来的我们》涉假票房只不过是其1/6,真不算“成绩突出”,但梳理下来近十年的“票房造假”历程,值得玩味的是,这场牵扯电影产业链三大核心环节——制片、发行、院线的权利游戏,“头号玩家”在一点点转移,曾经是院线“偷票房”笑傲江湖,后有发行勾结院线“买票房”瞒天过海,如今则有了制片、发行联合票务平台偷梁换柱,玩得院线团团转的趋势 。
当把事件放回历史进程中,细品发现,《后来的我们》可不只是传统意义的电影票房造假,需要监管、观众、行业给予更多的重视,不然火终究有一天会烧到自己身上,中国电影造假Round1:院线控局的偷票房时代回顾中国票房造假进程,可从利益输送的角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院线占据主导地位的偷票房时代,2014年以前最为常见,
我国电影利润分配方式是:电影净利润=票房收入-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即票房收入X税率,此前为税率为3.3%) 。为了偷税漏税,影院虚报瞒报票房成风,业内也称这种“虚假票房”为“偷票房”,当时每年计算机售票系统统计的全国电影票房比市场真实数据“缩水”10%左右,包括《赵氏孤儿》(2010)、《盲探》(2013)、《风暴》(2013)等电影都曾遭遇影院“偷票房”,
这个时代票房造假的手段五花八门,比如“废票利用”(一张废票多次使用,每使用一次就偷一次票房),“手写票钻空子”(手写票不计入票务系统),“捆绑套餐”(把影票价格摊进套餐饮料和爆米花费用中赚取差价)、“改系统”(人工进入电脑票房统计后台终端修改数据)、“双系统”(影院用两套系统作业,一个记账,一个报账) 。
从手段上不难发现,“偷票房”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院线拥有制片方、发行方、第三方监管机构所不具备的票房数据和控制能力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市场缺乏统一的计算标准和发行渠道,数十家影院分散在不同的资本力量经营 。虽然制片方有电影发行权,监管方有控制权,但在信息上还是处于劣势 。即使制片方抓到了影院造假,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还需要影院放映下一部电影 。监管方面,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实时监控票房(当时多为人工统计) 。除了中国电影报每周公布的数据,监管、观众、媒体都无法及时得知确切的票房数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