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预审的程序是什么,招投标流程是什么

1、资格预审的作用与缺陷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资格后审与资格预审的主要区别即在于,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时间有所不同:资格预审,是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不属于评标阶段的活动内容;资格后审则是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属于评标阶段的活动内容 。
招标时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具体流程是什么?

资格预审的程序是什么,招投标流程是什么


招投标资格审查管理研究:投标人资格后审逐步取代资格预审-工保网资格审查是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管理环节,其保证参与投标活动的相关主体确实具有承接工程项目的能力,并为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与安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形成保障 。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第30号令第十七条,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
前者即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后者则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自2000年6月1日,原建设部颁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第89号令),提出“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工程的需要,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预审”,资格预审作为招投标资格审查管理的主要方式,快速应用于全国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当中 。
本世纪以来,资格预审有效发挥着优化招标管理,减轻评标难度与工作量,提高工程质量与合同履约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同时,资格预审环节带来的延长招标周期、增加招标投标成本、为围串标等非法活动提供可乘之机等问题,也呼唤着资格审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1、资格预审的作用与缺陷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
具体而言,即是指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以前,向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先发出资格预审公告或邀请,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交资格预审的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而后招标人通过组织招标资格审查委员会按照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和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资格预审条件、标准和方法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评审,确定合格的潜在投标人 。资格预审优化招标管理设置“资格预审”制度的初衷主要即在于减轻评标难度与工作量,提高工程质量与合同履约 。
在早期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市场准入筛选机制,项目招标往往吸引着大量的市场投标者 。这其中,各个投标人的资金实力、企业资质等级、人才技术储备、经营管理能力等各不相同,不尽符合项目招标要求 。因此,评标活动面临较繁重的工作任务与较高的工作难度,不可避免的增加着各项招标成本 。资格预审的出现,为项目招标管理建立起一道有效的准入筛选机制:1一方面,招标人通过资格预审程序与预审要求,能够有效精简投标人数,减少后续评标工作量,降低评标工作难度; 2另一方面,投标人的资金实力、资质等级、人才技术、管理能力等企业综合实力,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生产、工期与投资控制等重要项目管理目标有着重要影响 。
资格预审,能够合理筛选出具有能力完成项目各项建设要求的潜在投标人,淘汰鱼目混珠的高风险企业,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投资、进度目标的实现形成保障 。资格预审存在的缺陷问题资格预审为招标管理工作建立起一道有效的准入筛选机制,但也为招投标活动增加了一项繁杂的环节内容 。资格预审的审查方式下,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活动周期、招投标成本、信息保密性与市场秩序都受到较大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