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文明是指什么时期,中国的史前文明分为哪几个阶段( 二 )


从发现到发明,从被动到主动,这一次巨大飞跃,使得人类能够逐渐挣脱自然界的完全束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
神奇的是,这事居然发生在2万年前,只能用开挂来形容 。
中国古代神话有女娲“抟黄土做人”的故事 。
问题是女娲造人为啥非得用黄土,而不是别的材料?
是否因为古人对祖先用泥土烧制陶器的残留记忆在起作用?令人遐想 。
也许在古人看来,人会发明创造之后,才真正成为人 。

中国史前文明是指什么时期,中国的史前文明分为哪几个阶段


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我们祖先作为全人类在发明方面的首创者,是一件很令人自豪的事情,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我们居然连自己的课本都不提,非常可惜 。
当然,历史课本的问题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 。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陶器发明是如何产生的?
陶器是如何发明的?在陶器起源年代未被推翻之前,人们普遍将陶器发明与农业、定居生活捆绑,认为“陶器是农业产生以后,为了适应炊煮谷物性食物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大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觉得如此逆天的发明,怎么可能在采集、狩猎阶段就搞得出来 。
可是,考古发掘出来的陶器碎片不会作假,成熟可靠的年代测定技术也不会说谎 。
而且,不仅在中国南方,在日本列岛,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都发现了年代远在农业产生之前的陶器 。
中国史前文明是指什么时期,中国的史前文明分为哪几个阶段



中国史前文明是指什么时期,中国的史前文明分为哪几个阶段


摘自《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及相关问题》(陈宥成 曲彤丽)
要说一个遗址的陶器年代测定有误还行,但要说这些地方都有问题,就很难说得通了 。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陶器的确起源于农业产生之前 。
这个结论一出来,就导致此前关于陶器发明的所有猜测和理论全部破产 。
问题还不限于此 。
对于陶器发明的意义也需要人们重新认识 。
因为陶器发明在农业产生之前和产生之后,其意义大不相同 。
农业产生之后,人类在食物获取方面,一改此前的采集、狩猎方式,从采到什么,打到什么吃什么,朝不保夕的被动局面,变成想吃什么就种什么,养什么的开心农场,因此就可以长期、稳定的获取和储存食物,食物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
如果陶器在这个阶段发明出来,就很难说有重大意义 。
考古发现也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或者说“筷子文化圈”以外的世界其它地区,都是在进入农业社会几千年之后,最早也是约6000年前,才有了陶器 。
这些地区的人类根本不需要用陶器来炊煮食物,即使后来有了陶器,也只是作为盛水之类的容器使用,并非生活必需品 。
中国史前文明是指什么时期,中国的史前文明分为哪几个阶段


古希腊克里特岛壁画
但是陶器在农业产生之前发明出来,其意义则非同小可 。
前面说了我们祖先是在2万年前发明了陶器 。
2万年前是什么概念呢?
那时被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是地球距今最近的一次极寒冷时期 。
全球陆地近1/3被冰覆盖,是现在的近三倍,以至于海平面都比现在低了100多米 。
中国史前文明是指什么时期,中国的史前文明分为哪几个阶段


摘自《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王靖泰,汪品先)
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太冷,人类的食物来源出现问题,爱吃的食物越来越难搞,逼的人类开始饥不择食,以前不怎么吃的水生动植物和小粒型食物被广泛食用,食物谱系越来越广,所以又称广谱时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