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无人驾驶水平,百度无人驾驶汽车( 二 )


无人驾驶汽车这么火,属于它的时代来临了吗?

达到无人驾驶水平,百度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还在“养成阶段”·真正到来还需要很长时间近日,有关无人驾驶和高度(完全)自动驾驶的话题又超热了,究其原因应当与特斯拉FSD系统涨价有关;可是特斯拉官网对这台“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解释是不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这种前后矛盾的定义也是非常可笑,这个品牌的营销内容没有什么值得讨论 。其次则是部分品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开始试运营,这倒是真的,不过车辆还是在副驾驶配备了安全员,对于车辆的“一举一动”进行着全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
再次则是部分特殊车型的完全无人自动驾驶,这也是事实存在的,比如文远知行就有这样的小巴士;但是想要完全脱离后台的“遥控”还是很难保证可靠性,且试用的场景是封闭的疫区,所以也不具备代表性 。无人驾驶汽车究竟何时能普及?个人观点是短期内不可能普及,初期只能在出租车和特种车型进行测试,其中会包括在工业园区或港口码头测试的摆渡车或卡车;想要让普通私家车实现无人驾驶或高度自动驾驶似乎不现实,撇开系统鲁棒性和硬件标准不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都是对智能驾驶汽车的考验 。
人车如何实现分道而行交通事故如何理性定责假设私家车都具备了自动驾驶能力,上车之前用智能设备设定好行程并上传到车机里,进入车辆后就有电脑控制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经过斑马线的时候会正确让行吗?车辆面对横穿公路的非机动车或行人要怎么办?这两个最常见的场景似乎就不是智能驾驶汽车可以应付的 。电脑只能按照设定程序运行,车辆也只能按照设定程序驾驶,面对违反交通法规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电脑以“车辆驾驶安全优先”运行则有可能碰撞到行人,而人工驾驶却有大概率能避免碰撞;如果以“行人安全优先”则车辆失控率会很高,对于司乘人员而言似乎不公平,化大价钱购买一台这样的车怕也是难以接受 。
最终车辆只能以保证行车安全为首选项,那么结果则是会出现本不应该出现的交通事故,甚至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交通事故;这就与伦理道德产生冲突了,似乎“机器能杀人”了,所以只有道路硬件条件能实现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自分道而行,但现实是几乎不可能做到 。智能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谁来承担?司机 ×保险 ×车企 √这也是个核心问题 。
司机正确操作驾驶程序几乎不可能出现错误,车辆因软硬件错误导致的所有问题司机都不应该承担,当然前提是正确使用加上正常保养与检测车辆;那保险也应该承担责任,因其承保的是以人为驾驶主体导致的交通事故,似乎还没有一个为机器错误运行产生的后果进行承保的险种,虽说理论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会更低,但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可能会难以预料,所以保险很有可能会排斥未来的智能驾驶汽车 。
最终只能由制造车辆的企业自行承担责任,现在在“实验养成阶段”还能承担风险,而当保有量过大的时候怕是就无法承担了 。综上所述,智能驾驶汽车考验的不仅是科技水平,同时也考验了制定法规和交通管理的能力,目前承认自动驾驶汽车合法性的只是些汽车保有量很小的维亚纳公约契约国,车辆稍多的国家都不敢于对这种车辆给予真正的路权 。
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是全球之最,比美国的保有量还要高,管理难度是非常难以想象的,所以智能驾驶汽车短期内怕是无法真正普及 。未来的普及方式有可能是以共享汽车为载体,当共享汽车达到高度智能化之后,驾驶体验会与私家车不无二致,用车成本也会更低;届时会出现共享汽车替代私家车、出租车和网约车,那么让共享汽车在专用车道里规范的运行,加之行人和非机动车司机的数值的提升,真正的无人驾驶也就可能实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