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25,华为G525什么价位( 七 )


与BAT相比,华为更擅长车联网的网络侧,包括车载连接、无线连接、移动连接等,同时提供基于云的大数据平台 。它与BAT进军车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不碰数据 。在华为看来,数据是客户最有价值的资产,“不碰数据、不变现数据,而且也不开发应用,只开发平台,帮助车企数字化转型”,这是华为坚持的战略聚焦 。
2025年新车市场车联网渗透率将达100%
为什么巨头们纷纷进军车联网?
继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时代之后,5G技术为牵引的物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个流量大风口,无数应用将在物联网上发芽,海量数据也将由此产生,而车联网或将是物联网里最先落地的一个分支 。
未来的车联网发展将沿着智能化的方向,更加依托于大数据和云平台拓展更多的增值服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汽车将具有更强的感知能力,能够实现盲区预警、交通路况管理等车与环境的信息交互功能 。汽车应用服务将会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待汽车的态度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车载娱乐系统、共享汽车、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功能也将集成到车载系统当中,汽车将和手机一样变成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 。
BI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车联网全球销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0%(图1) 。据Strategy Analytics,2017年全球联网市场规模达525亿美元,至2022年,该数字将达1559亿美元 。咨询公司埃森哲预测,2025年全球新车市场车联网渗透率将从2015年的35%增至100%,即所有新车都将具备联网功能 。届时半数以上的新车将通过车载系统实现联网,而其他联网方式也包括通过智能手机连接及通过有线方式连接 。
目前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只有约10%,未来数年,中国车联网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埃森哲预测,2025年这一比例将从目前仅占全球一成多的份额增至26% 。
政府部门也从战略高度支持车联网的发展 。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到:到2020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超过50%,到2025年,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所以到2020年、2025年,中国分别将有60%、80%的新车具备车联网功能 。
《规划》预计,2020年、2025年我国汽车产量将分别达3000万和3500万辆,按此测算,2020年、2025年当年具备车联网功能的新车将分别达1800万、2800万辆,分别是2016年新增车联网用户规模的4.9倍和7.6倍,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
车联网产业链的四个层次
安信证券将车联网产业链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通讯层、传感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图2) 。
通讯层里,5G是车联网的最佳拍档,这也就促使了电信运营商成为产业链的天然参与者 。通信运营商为车机与服务平台的通信提供了底层支持,从而构成车载终端与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车载信息服务商)之间传递信息的通道 。目前通信运营商在车联网行业架构中更多起的是提供网络服务收取资费的作用 。
北美和日本都已形成较稳定的产业链格局,其中既有汽车厂商独立成为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商,也有汽车厂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成立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案例,如奔驰公司与德国电信的合作 。韩国的汽车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分别在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确立了各自的领导地位 。在后装市场中,韩国SK电讯直接扮演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商的角色,该模式不受汽车品牌的影响,车载信息服务终端可拆卸,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
在国内,车联网产业起步较晚,尚未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电信运营商在国内相关价值链上的发展空间较大 。为了发展车联网市场,中国移动宣布将成立全国集中的“车联网公司”,作为中国移动在交通行业的销售支撑和建设运营主体,实现中国移动在交通行业的发展突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