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15万人的乡镇大概有多少婴儿

过去的孩子一样要有头痛脑热,生病生疮的 。做子女的有了丁点的头痛脑热,做母亲的更是愁肠百结,心痛不安 。每个乡镇所在地人口也有几万人 。做父亲的为了家庭的生活开销,为了子女能有饭吃,不论晴雨,夜以继日地干活,要解决全家人的温饱,肩上的担子没有一刻卸下来过 。
为什么现在的14亿人感觉到处都是人满为患?

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15万人的乡镇大概有多少婴儿


感谢邀请:小时候10亿人,那大概就是60、70年代吧?那时候的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而且交通也不方便,城市和农村人口分布也比较均匀,农村人口流动较小 。现在城市里可真是人满为患,不光是大中城市人满为患,就连小县城也是人多车多,交通拥挤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打工、做生意、上学、陪读等等 。
大、中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且不说,就拿我们小县城来说吧,60、70年代人口才2—3万左右,现在人口至少在15—20万左右 。每个乡镇所在地人口也有几万人 。小时候我们家离县城仅5至6公里,我们每年也到不了县城几次,读小学、初中也都是在村里 。而现在很多村小都已经关闭,大量的学生读小学、初中、高中都要进入县城加上陪读的、打工的、做生意的你说这人多不多 。
一个镇上的小医院,全院300医职人员,一年要发多少工资?
我们镇是全县最大的镇,322国道穿镇而过,湘桂铁路在镇上有一个一次性可承接上500多人的火车站,火车站不仅有客运,还有货运 。镇上原有一家中型钢铁厂,有职工近2000人,属于市直单位 。另外还有一个县企磷肥厂,有职工近500人 。单是这两个厂,职工加家属,就有7000多人 。本镇是本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有8个镇需要经过本镇,或在本镇中转,才能到达县城 。
而且与邻县接壤,邻县也有部分人在本镇搭车或就医 。本镇医院原称镇人民医院,因为就医患者很多,经济效益良好,设备不断升级,也不断有良医加入,风头直逼县人民医院 。后来县卫生局(县卫健局)经过申请审批,将本镇医院更名为县第二人民医院 。因本镇医院业绩良好,很多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设法往这里调,还有些通过关系进入这家医院,特别是县里面一些无处安置的人员,领导总会想到本镇医院,大笔一挥:反正他们医院效益好,就去他们医院吧!现在本镇医院保卫科、后勤科人满为患,连清洁工也差不多可以差不多组成一个排了 。
本镇医院正式医职人员已达300余人,一个月所发工资不如大家想像的那么多,也就150万左右,因为后勤人员、保卫科以及护士,他们的工资相对较低 。不过,本镇医院人满为患,吃闲饭的人太多,现在每个月发150万工资,已经超出了医院的盈利能力,只能依靠申请财政补贴来补这个窟窿 。不知这种做法还能维持多久?现在好医生没心思在这里呆了,都想法调到县人民医院或县中医院去,本镇医院的业绩正在逐渐衰落!本镇医院正在走向通向小医院的那条道路上! 。
为什么上辈农村人养七八个子女不叫累,现代人养一个子女就非常累?
伪命题;要说容易了,就把事儿说的特别容易,想说难了,就把事儿说的特难 。都不把实际情况弄清楚点,再来表述自己的看法 。在以往养4、5个,6、7个子女,做父母的有多难?要是不知道,希望你能问一问你的爷爷奶奶去;过去的孩子也要吃饭才能长大,不是喝西北风、喝清水就会长大的 。过去的孩子也要穿上衣服才会不受冷 。过去的孩子一样要有头痛脑热,生病生疮的 。
过去的条件沒有现在优越,过去的物质没有现在丰富,要把一个小儿养大成人,要比现在艰难十倍,百倍 。一个做母亲的,为了儿女的穿和吃,一年365天,天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劳作,为了儿女不怎么受冻挨饿,就要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想法子,给于儿女们一定的保障 。做子女的有了丁点的头痛脑热,做母亲的更是愁肠百结,心痛不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