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攀登者》里的原型故事( 二 )


即使是秉承戏剧化 , 夸张化原则的电影表现形式 , 也没有给第一次登峰成功着墨过多 , 因为第一代登山者的时代品格是是内敛而务实的 , 他们推崇的是建国初期倡导的为国奉献 , 默默无闻的主流价值观 , 所以影片把他们更多的刻画成了一种引导者的角色 , 并且着力于将时代特点与登山的情节联系起来 , 将整个人物关系连着时代本身都构造得十分立体 , 没有刻意歌颂主旋律却无处不在暗示一些正面价值观 , 足以说明导演在励志片和主旋律片的氛围营造方面下了功夫 。
如果说第一次的登峰表现了建国初十几年无私奉献的英雄主义倾向 , 那么作为影片的故事主体 , 1975年那场浩荡攀登珠峰运动体现的主旋律就是团结一心战胜彷徨与困难的中华意志 , 这一段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如若一面镜子 , 反映独特的时代旋律 。刻画最为立体的登山队副总指挥曲松林 , 从登山刚开始的不惜一切代价要冲上珠穆朗玛峰的激进主义 , 到年轻队员李国梁牺牲后他畏首畏尾不敢再次攀登的保守 , 再到最后选择相信徐缨的气象科学资料一举命令冲顶 , 一段情节三次反转 , 何尝不是那个年代的先辈们在进步之路上不断探索、碰壁、再探索过程的缩影 , 牺牲和损失是巨大而惨烈的 , 所幸主旋律电影没有回避这样的失败镜头 , 在幕布上给了英雄们一个跨越时光的肯定 , 这一次插上珠穆朗玛峰的国旗和最终定格在相机里的觇标 , 是中华民族奏响的国际凯歌 。
按照以往寻常主旋律电影的思路 , 方五洲将国旗插上珠峰的那一刻 , 《攀登者》的故事应该在国旗的漫卷画面和嘹亮的国歌声中进入尾声 , 但是导演并没有走寻常道路 。他紧承上一个篇章 , 把镜头移到了四十年后的2018年 , 在75年登山活动中失去一条腿的队员“杨光”在花甲之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残疾人 , 从情节上看 , 是简简单单圆了一个登山青年的梦想 , 其实导演另有两层深意 。
一方面 , 这样的情节编排使得结尾留给了个人 , 表彰了这个人物的现实原型 ,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残疾人 , 原1975年中国登山队队员夏伯渝先生 , 突出了个体中国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与对目标志在必得的定力 , 歌颂了国家以民为本 , 重视个体的群众关怀意识 , 使得观众的归属感与爱国之心得到加强 。另一方面 , 多了一个“现代攀登者”使得整个影片的时间线大幅度加长 , 从“十五年体制队员的登山路”扩展到“六十年中华儿女的登山梦” , 升华了影片的格局 , 也预示了中华儿女的珠峰意志是源自前辈并将被新一代青年永远传承下去的 , 从电影的角度点到了中国梦的价值内涵 。
【电影攀登者,《攀登者》里的原型故事】最后也能因为这一时代延展的部分而引出“中国梯”的镜头 , 以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登山队为后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攀登者》没有《中国机长》豪华的“颜值”阵容 , 却比前者多了成倍的历史内涵 , 实力派演员以及史诗感 , 豆瓣的评论褒多贬少 , 很多网友观点显示 , 这部片子坐上国庆三部曲的交椅还是当之无愧的 。前代的攀登者是逐渐远去的传说 , 珠峰精神薪火相传 , 积极挑战世界发展的高峰正是我辈攀登者的历史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