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常州淮安徐州迎来新市长,操隆山( 二 )


无锡常州淮安徐州迎来新市长,操隆山


《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有武侯自述背书,卧龙名号佐证,在没有任何初始典藉或文物认证诸葛亮躬耕地确切位置的背景下,南阳卧龙岗作为诸葛亮躬耕地,较之历史上从未归属南阳或古南阳郡的襄阳隆中更有说服力;历代颂扬躬耕地的诗词歌赋,与南阳卧龙岗相关联者数倍于襄阳古隆中即是旁证 。(襄阳古隆中是砌庙拜神之作)相应地,襄阳(古)隆中做为东晋襄阳人习凿齿命名、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清康熙年间)的诸葛亮‘’故居‘’及‘’襄阳说‘’力挺的‘’躬耕地‘’,其文物价值远逊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但其文化传承和纪念意义与南阳卧龙岗相比不遑多让;两处“躬耕地”争议数百年,相映成趣,为三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两地共同晋身国保单位及AAAA级风景名胜区即是例证 。
遗憾的是做为争议一方的’’襄阳说‘’者,为地域私利,罔顾争议事实,企图用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招式独占躬耕地名头:一、称‘’亮家‘’在襄阳隆中(事实:①诸葛亮生前根本不知‘’隆中‘’为何;陈寿《三国志》通篇无‘’隆中‘’二字出现 。②王隐《蜀记》最早记述‘’亮故宅‘‘’’隆中‘’在‘’沔之阳‘’,与襄阳无关;③‘’襄阳说‘’源头、习凿齿在《汉晋春秋》里‘’号曰‘’(听人说)的‘’亮家‘’隆中既在‘’南阳之邓县‘’,又在汉水南岸,与‘’沔之阳‘’矛盾,又与自己认可的‘’自汉以北为南阳‘’前后龃龉,不足为信 。
)二、声称古南阳郡管辖今襄阳隆中(事实:①习凿齿《汉晋春秋》:自汉以北为南阳,自汉以南为南郡‘’;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初,琅邪人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 。‘’——隆中在汉水南,归襄阳) 。三、由以上一、二步做铺垫,推理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躬耕地即为襄阳隆中(逻辑BUG:为什么不可以指同属汉末南阳郡的南阳武侯祠或其它地方?神逻辑嘛!你‘’襄阳说‘’是武大郎开店么) 。
这就是历代‘’襄阳说‘’者穷经皓首、用习凿齿的‘’亮家……号曰隆中‘’生硬粘合‘’躬耕于南阳‘’的大致过程,其间种种移花接木的证据拼接,令人叹为观止 。说回正题 。‘’襄阳说‘’的软肋之一就是权威史籍、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里‘’初,琅邪人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一语,点明了隆中归属曹操设立的襄阳郡而非南阳郡,直接打脸‘’襄阳说‘’学者‘’躬耕南阳即襄阳隆中‘’的论调,踩到了‘’襄阳说‘’痛脚,而‘’襄阳说‘’学者又不敢把权威史藉里不利己方观点的记述习惯性地扣之以‘’伪造”罪名(恐贻笑世人),于是便有了‘’襄阳说‘’信徒、襄樊学者丁宝斋先生引述《资治通鉴》‘’初,琅邪人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一语时隐去襄阳二字后,拿来为‘’襄阳说‘’背书的尴尬笑话 。
还是这位丁仁兄,在他主编的《隆中志》第101页收录有唐代胡曾的一首诗《隆中山》,诗词内容如下: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此诗来源何处?笔者查阅《全唐诗》,在卷647-28也找到一篇胡曾的诗《咏史诗·南阳》,诗词内容仍然是: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
这首《全唐诗》里胡曾《咏史诗·南阳》和《隆中志》里胡曾《隆中山》是同一首诗呀,怎么题目变了?原来胡曾咏南阳(武侯祠)的著名诗作,被丁先生以另一个名字收进自己主编的《隆中志》了 。惊喜不惊喜?看官自己品味吧 。另一著名糗事,是‘’襄阳说‘’盲从者诬指存世几百年的武穆手书前后《出师表》所题跋文,系南阳先人伪造(跋云:‘’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祠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