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
浪潮工作室(WelleStudio163)
《我不是药神》让中国观众们认识了瑞士研发的一种抗癌药物“格列宁”(它现实的名字叫做格列卫,一字之差) 。
在影片中,这种药物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唯一救命良药,然而,它近4万元一瓶的价格却让想要活命的患者吃掉了房子、吃得倾家荡产 。
《我不是药神》对天价药的刻画是十分生动准确的 。2015年1月,人民网的跨国调研发现,格列卫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价格最高,不仅高于原产国,也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价格甚至是邻国韩国的两倍 。
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价格的差异,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是格列卫在大陆离奇的价格,却很难用运输成本、供求关系来解释 。
?2017年,一盒格列卫售价两万四千元,仅能吃一个月,让很多患者的经济状况瞬间陷入了窘境 / 视觉中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之一,以我们庞大的人口和患者基数,对于进口药物其实本该有更强的议价权才是 。
那么,为什么进口药在我们这个购买力不怎么样的发展中国家,却走到了如今天价的地步?《我不是药神》将天价药的问题全推给“无良药企”背锅,可这真的是事实吗?
进口药的中国成本
在中国,进口药物的注册审批流程困难重重,有实力拿到进口许可证的,基本上是全球知名的巨头医药公司 。
我们都知道,医药巨头公司出现在电影电视里的时候,形象基本不会太好,不是病毒泄露的源头就是幕后大坏蛋 。
《我不是药神》里面,也不能免俗地勾画了一个不近人情、利欲熏心的格列宁高层人员 。
然而,这种对药企“贪婪”的负面刻画,并不符合事实 。
中国的进口药,基本上都是“原研”品种,来自原创研发、最早拥有专利的公司 。它们的价格昂贵,首先有着最理所当然的原因:这些公司在研发药物的时候投入了巨量的资金,之后当然要从市场讨回成本 。
2015年11月12日,美国纽约,志愿者在辉瑞制药总部外堆砌起假币墙,抗议其以高价药品赚取巨额利润 / 视觉中国
2014年,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发展研究中心(Tufts CSDD)的报告显示,如今,开发一种新的处方药,平均成本已经达到了26亿美元 。
这些数据来自10家大型医药公司,药物的研究时间往往在10年以上;当药物通过审批后,还需要后续的3.12亿美元来研究剂量强度、配方和新的适应症等,也就是说,总成本会达到29亿美元以上 。
瑞士的诺华公司从1988年便开始研究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靶向药物 。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花费数十亿美元,格列卫横空出世,在2001年5月通过了美国药监局的审查 。
做药企,又不是做慈善 。药物的专利期一般是20年左右,但从拿到专利到药物上市还有一段延迟,因此,真的能让医药公司拿着专利独霸天下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想血本无归,就要在这十几年的专利保护期内,抓紧把巨额的研发成本赚回来 。
一款新药的目标受众可能全球也只有几百万人,如果是罕见的病,那么患者将会更少,这些研发成本分摊下来,价格昂贵是无可奈何的事 。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个事实 。如果遏制药企追逐利润的动机,患者根本就见不到这些药的问世 。
?2017年11月,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名研究人员在测试一种抗癌新药,几乎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药未来在中国的价格会比美国高 / 视觉中国
但是,进口原研药成本高,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它们卖得要比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还要贵 。
在中国,一盒格列卫价格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
推荐阅读
- 中侨联邦洗车机多少钱,加拿大侨团代表吁华裔积极投票
- 油漆店的免费营销案例,立邦油漆怎么代理
- 2018茶饮加盟最新排行,乌茶邦加盟要多少钱
- 澳洲有哪些国家
- 汉代帝王顺序
-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 百邦苹果换电池可靠吗 pro电池送修记录
- sui是哪个国家
- 乡镇代理德邦需要什么条件,德邦证券等坚称无错
- 虎邦辣酱是哪里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