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鸟明闻性看花悟色空什么意思?
【新闻联播2是谁,性闻】
听鸟明闻性,看花悟色空 。这两句诗出自于明代文人张羽的作品《访道衍上人时寓海云》,要明白它的意思,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来看 。寻僧自补屐,古寺夏云中 。听鸟明闻性,看花悟色空 。风传烟磬远,竹引野泉通 。便欲捐尘累,香灯事远公 。这是极具禅境的一首诗,尤其是你所列的这两句,闻性,色空,它都是一种禅意 。旨在说听到鸟叫声便知道自己的闻性怎么样,看到了繁花便知道自己的色空怎么样 。
如何理解“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是: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文章”,朱熹注释“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 。”所谓文章并不是目前写作文章的意思,而是仁德的品性外在的表现 。包括的言行举止方方面面,也就是威仪 。“性”,朱熹的注释是“性者,人所受之天理”,《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所谓之“性”应该与之相同 。
目前多解释为人性,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但是好象并不能完全涵盖其意义 。“天道”,朱熹的注释是“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这里所说的“天道”应该就是孔子说过的形而上者之谓道,也就是天理 。《中庸》开篇第二句“率性之谓道”,也是指的这个“天道”吧 。本章的译文是,子贡说:“夫子关于诗、书、礼、乐等威仪文辞方面的知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并学习,但是老师教授人的本性和天道的理论,我们真是很难听到啊!”至于为什么会有“不可得而闻也”的情况,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 。
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 。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 。”夫子之文章,也就是夫子的仁德的外在表现,威仪文辞等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能看到、听到、体会到 。但是关于人的本性和天道的理论,由于过于高深,孔子很少讲,修为不够,讲了也是白讲,也就是说孔子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 。
子贡的学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从老师处第一次听到关于人性和天道知识的讲解,“叹其美”,故有了本章的感叹 。从本章子贡的感慨中可以体会到两方面内容,一是不论学习还是教学都要循序渐进,学生的资质各有不同,应该因材施教;二是形而上的理论知识,必须要理论结合实际,让求学者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领悟,也许才是更好的教学方法 。
推荐阅读
- 地母经是谁写的
- 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本田创始人,广汽本田创始人是谁
- 冰棍是谁发明的
- 自行车是谁发明的
- 第一个发明筷子的是谁
- 丰田子弹头,丰田的皇太子是谁啊
- 四大凶兽之首是谁
- 奥利给是谁发明的
- 达令是谁对谁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