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宋庆龄国际基金会,张晋玮

武汉的本地品牌“蔡林记”和“蔡明纬”有什么关系?

中华宋庆龄国际基金会,张晋玮


感谢头条邀请,很多人其实不了解两者关系,我来解答下吧!这要从蔡林记的几度变迁说起 。据蔡明纬长子蔡汉文回忆:蔡明纬先生,1912年4月24日出生于油面的故乡——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镇,父亲和爷爷都是做油面的师傅 。1927年,14岁的蔡明玮进入汉口华清街天宝和中药店做学徒;1932年,药铺关闭,他开始以挑担卖面条为生 。
“先是卖把子面,加入芝麻酱改良后叫麻酱面,也就是后来的热干面 。”照片中年男子为蔡明纬1945年,蔡明纬约同弟弟蔡明经在满春路口租房开店,因店门前有两棵苦楝树,双木成林,便将店名定为蔡林记 。1950年,蔡汉文在中山大道租一间两层楼房,经营麻酱面,生意红火,每天要卖出面条千斤以上 。当年10月,在税务部门为其办理营业执照时需要登记经营面条名称,第一次将麻酱面命名为热干面后,蔡林记热干面很快传遍武汉三镇 。
1952年,国家工商改造运动开始,蔡林记被定为基本守法户 。1956年,工商业改造运动深入,蔡林记被“公私合营”,政府派出一个代表任蔡林记主任,全面接管财务,蔡明纬被被任命为副主任,拿固定工资,原财产变股份,规定以后再分红 。此时至60年代中期,是蔡明纬最春风得意的几年,作为工商界开明人士,他被选为武汉工商联代表,而蔡林记也是武汉市政府的特供企业,在困难时期还保证粮、油的特殊供应 。
当年蔡明玮满春街老店所在舒怀 摄影1958年,受武汉市政府委托,武汉“四大名小吃”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小桃园煨汤到新疆,蔡明纬派弟弟代表蔡林记赴疆,从此热干面传遍大江南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造反派把蔡林记的牌子当做封、资、修给砸烂 。在批斗跪打中,蔡明纬被逼交出私方证明和副主任证件 。
由此,蔡林记消失了,改名为武汉热干面馆,蔡明纬及其家族三十几年的私有财产被收归国有 。1974年,店面在次迁移至佳丽广场旁并扩大,蔡林记热干面每天能卖到3000斤,期间,蔡明纬一直坚持在灶台前负责计算技术把关 。1977年初,蔡明纬含冤去世,蔡家人逐步淡出蔡林记 。1979年4月,湖北省、武汉市为关啸彬平反昭雪,并举行追悼大会 。
1993年,武汉市对中山大道进行旧城改造,蔡林记面馆一度被拆迁停业 。1997年,时任蔡林记热干面馆经理的刘社军注册“蔡林记”商标,并取得商标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2000年,刘社军将“蔡林记”品牌的6年使用权卖给私营企业,一时间冒出百余家蔡林记加盟店,由于扩张速度快,管理和质量难以跟上,出品质量下滑,短时间这些加盟店就基本关张了 。
2008年,在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下,成立了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股东有两人 。10月6日,张向阳任董事长,认缴出资122.4万元,实缴180万元;张绪民出任董事总经理,认缴出资150万元,实缴150万元;武汉德云楼经理王永中出任董事执行总经理负责技术 。目前,蔡林记官网上武汉市有三十一家门店,外地有九家 。
虽顶着热干面的第一品牌及先发优势发展至今,其势头与那几家蔡家嫡传相比并不令人满意 。究其原因可能还在于其名不正、言难顺,事与愿违吧 。而常青麦香园、蔡明纬、曾麻子,这三个字号的热干面技术,均由蔡家嫡传蔡汉文先生授徒经营,其出品和口味遵从上述热干面的出品标准,所以,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开店超过近六百家,基本扭转了热干面因口味而失去传统顾客的颓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