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是前驱吗

1,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是前驱吗 DMI的驾驶模式可前驱,可后驱,可四驱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比亚迪dmi,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是前驱吗


2,比亚迪dmi是什么意思比亚迪DMi系统采用了插电设计,是为省油而生的一套系统,在市区短途行驶的时候节油效果更好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有员工总数将近20万人 。2018年9月2日,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比亚迪排名第155位 。旗下的比亚迪宋是一款新能源紧凑SUV,作为布局中的一款重磅车型,深受消费者的关注 。比亚迪宋在外观内饰方面的品质有着质的飞跃,堪比合资品牌,行驶品质在优化变速箱后也得到了提升 。配置方面,比亚迪宋部分车型将会配备有全景影像系统、大尺寸屏幕的多媒体系统、多功能方向盘、电子手刹、自动空调等装备 。【比亚迪dmi,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是前驱吗】
比亚迪dmi,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是前驱吗


3,比亚迪同价位买DMI还是纯电动好为什么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比亚迪DM-i技术主攻低油耗-量产车性价比都很高DM-i架构简而言之就是ECVT,驱动系统由内燃机和E部分集成的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组成,没有传统意义的变速箱;使用该系统的品牌众多,比如丰田、本田、福特、菲克、通用等,但以增程式驾驶模式为主的只有比亚迪,剩下则为油电混合(HEV) 。HEV模式是有内燃机和电机同时负责驱动,但该系统没有变速箱,内燃机只能依靠转速的升降来调整功率与车速;但是这种发动机不适合长时间高转速运行,否则油耗会很高、噪音会很大、磨损也会比较严重 。所以上述几个合资或进口品牌的车辆都不适合激烈驾驶,低油耗是建立在保守驾驶的风格上,然而什么车这么开的油耗都会足够低 。DM-i架构的驱动电机功率足够大,车辆即便高速驾驶而达到电机恒功率区间内,扭矩的下降程度也没有多大,说白了就是电耗不会多高;所以这套系统可以用增程模式驾驶,也就是内燃机负责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只有急加速的时候会让内燃机辅助驱动 。由于电机的转化效率远超内燃机,那么加上内燃机发电过程的损耗、电驱驱动过程中的损耗的综合效率仍旧高于内燃机直驱,这是省油的基础原理之一 。第二个节油基础是比亚迪研发的1.5L/1.5T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1.5L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43%、1.5T也超过了40%,标准相当高了;而且功率和扭矩可重合或相当于竞品1.8-2.5L的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发动机,动力体验也会好一些 。实现动力领先的前提是发动机取消了泵系,也就是没有传统内燃机的水泵、发电机、压缩机等降低扭矩的系统,冷却循环系统也从基础的大小循环升级为四路循环,热车的速度会非常快 。这就是DM-i架构的特点,可以说运行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选项,但它的核心价值还不是技术的先进性 。DM系统共有两套,分别为:DM-P(原3.0)DM-iDM-p架构的制造成本高,内燃机用主攻性能的奥托循环,配合BSG+HDCT系统,同时还有独立布局的大功率驱动电机;能实现的是后置后驱和混动全时四驱的切换,或者是全时三擎四驱 。该架构打造的车辆主要是汉唐,性能强悍、操控理想,但是价格也比较高;比如汉DM-p的起售价超过22万,三擎版的唐DM-p起售价超过还26万,这是只能冲击中高端的 。然而想要让品牌热销就要打造15万以内的代步车,这就只有DM-i能做到了;因其取消了传统变速箱、使用集成电机,这就能降低相当一部分的额成本投入,然而标准仍旧高于20万级别的合资车 。刀片电池也是亮点之一,这种特殊的磷酸铁锂电池包不能有足够高的安全性,同时能提高车身(底盘)的整体强度;重点是制造成本也低于DM-p架构使用的镍钴锰酸锂,车辆的价格就能够进一步拉低了 。于是也才有了10万起售的秦PLUS、起售价不足15万的宋PLUS,这两台车已经打破了同级车的格局了;参考秦PLUS DM-i,它的低功率版本能以7.9s破百、高功率版本达到7.3s,目前没有其他合资混动轿车可以达到相当水平,平均油耗低至4L/100km,日常代步用纯电模式,这样的轿车目前是有秦PLUS独一份 。所以它的销量才会持续增长,如果产能能跟得上订单增长速度的话,它的月销量可以轻松突破5万台 。宋PLUS DM-i的性价比如应当无需赘述了,八月份的SUV销量排行榜足以说明问题,前三强始终是哈弗H6、CS75系列和博越;而八月的宋PLUS DM-i以一台车夺得了亚军,销量仅比哈弗H6低了一千多台,由此可见这台车的性价比有多高 。要知道插电混动汽车也属于新能源汽车,是免征购置税的(部分车辆还能免征车船税);所以这台车的低配已经重合了H6等车的中配版本,以相当的落地预算能选择到低油耗、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自然要放在第二位了 。所以如果喜欢SUV也可以首先这台车,但个人感觉SUV没有轿车的好开 。综上所述,DM-i架构主攻低油耗,但作为DM平台还保留了高性能的基因,同时还实现了消费门槛的拉低;所以热销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可以说每台车都很有性价比 。目前只有唐DM-i的热度还不算高,因为18-23万区间的SUV没有四驱选项会感觉有些可惜,但如果需要四驱还可以考虑DM-p的双擎版或三擎版,中端车确实该有更强的动力 。DM-i&DM-p都值得选择,DM-i/p预计没有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比亚迪DM-i技术主攻低油耗-量产车性价比都很高DM-i架构简而言之就是ECVT,驱动系统由内燃机和E部分集成的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组成,没有传统意义的变速箱;使用该系统的品牌众多,比如丰田、本田、福特、菲克、通用等,但以增程式驾驶模式为主的只有比亚迪,剩下则为油电混合(HEV) 。HEV模式是有内燃机和电机同时负责驱动,但该系统没有变速箱,内燃机只能依靠转速的升降来调整功率与车速;但是这种发动机不适合长时间高转速运行,否则油耗会很高、噪音会很大、磨损也会比较严重 。所以上述几个合资或进口品牌的车辆都不适合激烈驾驶,低油耗是建立在保守驾驶的风格上,然而什么车这么开的油耗都会足够低 。DM-i架构的驱动电机功率足够大,车辆即便高速驾驶而达到电机恒功率区间内,扭矩的下降程度也没有多大,说白了就是电耗不会多高;所以这套系统可以用增程模式驾驶,也就是内燃机负责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只有急加速的时候会让内燃机辅助驱动 。由于电机的转化效率远超内燃机,那么加上内燃机发电过程的损耗、电驱驱动过程中的损耗的综合效率仍旧高于内燃机直驱,这是省油的基础原理之一 。第二个节油基础是比亚迪研发的1.5L/1.5T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1.5L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43%、1.5T也超过了40%,标准相当高了;而且功率和扭矩可重合或相当于竞品1.8-2.5L的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发动机,动力体验也会好一些 。实现动力领先的前提是发动机取消了泵系,也就是没有传统内燃机的水泵、发电机、压缩机等降低扭矩的系统,冷却循环系统也从基础的大小循环升级为四路循环,热车的速度会非常快 。这就是DM-i架构的特点,可以说运行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选项,但它的核心价值还不是技术的先进性 。DM系统共有两套,分别为:DM-P(原3.0)DM-iDM-p架构的制造成本高,内燃机用主攻性能的奥托循环,配合BSG+HDCT系统,同时还有独立布局的大功率驱动电机;能实现的是后置后驱和混动全时四驱的切换,或者是全时三擎四驱 。该架构打造的车辆主要是汉唐,性能强悍、操控理想,但是价格也比较高;比如汉DM-p的起售价超过22万,三擎版的唐DM-p起售价超过还26万,这是只能冲击中高端的 。然而想要让品牌热销就要打造15万以内的代步车,这就只有DM-i能做到了;因其取消了传统变速箱、使用集成电机,这就能降低相当一部分的额成本投入,然而标准仍旧高于20万级别的合资车 。刀片电池也是亮点之一,这种特殊的磷酸铁锂电池包不能有足够高的安全性,同时能提高车身(底盘)的整体强度;重点是制造成本也低于DM-p架构使用的镍钴锰酸锂,车辆的价格就能够进一步拉低了 。于是也才有了10万起售的秦PLUS、起售价不足15万的宋PLUS,这两台车已经打破了同级车的格局了;参考秦PLUS DM-i,它的低功率版本能以7.9s破百、高功率版本达到7.3s,目前没有其他合资混动轿车可以达到相当水平,平均油耗低至4L/100km,日常代步用纯电模式,这样的轿车目前是有秦PLUS独一份 。所以它的销量才会持续增长,如果产能能跟得上订单增长速度的话,它的月销量可以轻松突破5万台 。宋PLUS DM-i的性价比如应当无需赘述了,八月份的SUV销量排行榜足以说明问题,前三强始终是哈弗H6、CS75系列和博越;而八月的宋PLUS DM-i以一台车夺得了亚军,销量仅比哈弗H6低了一千多台,由此可见这台车的性价比有多高 。要知道插电混动汽车也属于新能源汽车,是免征购置税的(部分车辆还能免征车船税);所以这台车的低配已经重合了H6等车的中配版本,以相当的落地预算能选择到低油耗、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自然要放在第二位了 。所以如果喜欢SUV也可以首先这台车,但个人感觉SUV没有轿车的好开 。综上所述,DM-i架构主攻低油耗,但作为DM平台还保留了高性能的基因,同时还实现了消费门槛的拉低;所以热销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可以说每台车都很有性价比 。目前只有唐DM-i的热度还不算高,因为18-23万区间的SUV没有四驱选项会感觉有些可惜,但如果需要四驱还可以考虑DM-p的双擎版或三擎版,中端车确实该有更强的动力 。DM-i&DM-p都值得选择,DM-i/p预计没有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前几天开汉dm“老款”,跑了一趟800公里的小长途,来回1600公里,一路加油四次 。加满油显示只能跑560公里,基本上跑400多就该找地方加油了,因为现在疫情期间,好多高速加油站不能加油 。不过加速的确是爽!如果现在买汉,我想会买dmi 。加速也够用,关键跑长途省油,加一油箱,跑1000多公里,不用一直找加油站 。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比亚迪DM-i技术主攻低油耗-量产车性价比都很高DM-i架构简而言之就是ECVT,驱动系统由内燃机和E部分集成的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组成,没有传统意义的变速箱;使用该系统的品牌众多,比如丰田、本田、福特、菲克、通用等,但以增程式驾驶模式为主的只有比亚迪,剩下则为油电混合(HEV) 。HEV模式是有内燃机和电机同时负责驱动,但该系统没有变速箱,内燃机只能依靠转速的升降来调整功率与车速;但是这种发动机不适合长时间高转速运行,否则油耗会很高、噪音会很大、磨损也会比较严重 。所以上述几个合资或进口品牌的车辆都不适合激烈驾驶,低油耗是建立在保守驾驶的风格上,然而什么车这么开的油耗都会足够低 。DM-i架构的驱动电机功率足够大,车辆即便高速驾驶而达到电机恒功率区间内,扭矩的下降程度也没有多大,说白了就是电耗不会多高;所以这套系统可以用增程模式驾驶,也就是内燃机负责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只有急加速的时候会让内燃机辅助驱动 。由于电机的转化效率远超内燃机,那么加上内燃机发电过程的损耗、电驱驱动过程中的损耗的综合效率仍旧高于内燃机直驱,这是省油的基础原理之一 。第二个节油基础是比亚迪研发的1.5L/1.5T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1.5L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43%、1.5T也超过了40%,标准相当高了;而且功率和扭矩可重合或相当于竞品1.8-2.5L的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发动机,动力体验也会好一些 。实现动力领先的前提是发动机取消了泵系,也就是没有传统内燃机的水泵、发电机、压缩机等降低扭矩的系统,冷却循环系统也从基础的大小循环升级为四路循环,热车的速度会非常快 。这就是DM-i架构的特点,可以说运行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选项,但它的核心价值还不是技术的先进性 。DM系统共有两套,分别为:DM-P(原3.0)DM-iDM-p架构的制造成本高,内燃机用主攻性能的奥托循环,配合BSG+HDCT系统,同时还有独立布局的大功率驱动电机;能实现的是后置后驱和混动全时四驱的切换,或者是全时三擎四驱 。该架构打造的车辆主要是汉唐,性能强悍、操控理想,但是价格也比较高;比如汉DM-p的起售价超过22万,三擎版的唐DM-p起售价超过还26万,这是只能冲击中高端的 。然而想要让品牌热销就要打造15万以内的代步车,这就只有DM-i能做到了;因其取消了传统变速箱、使用集成电机,这就能降低相当一部分的额成本投入,然而标准仍旧高于20万级别的合资车 。刀片电池也是亮点之一,这种特殊的磷酸铁锂电池包不能有足够高的安全性,同时能提高车身(底盘)的整体强度;重点是制造成本也低于DM-p架构使用的镍钴锰酸锂,车辆的价格就能够进一步拉低了 。于是也才有了10万起售的秦PLUS、起售价不足15万的宋PLUS,这两台车已经打破了同级车的格局了;参考秦PLUS DM-i,它的低功率版本能以7.9s破百、高功率版本达到7.3s,目前没有其他合资混动轿车可以达到相当水平,平均油耗低至4L/100km,日常代步用纯电模式,这样的轿车目前是有秦PLUS独一份 。所以它的销量才会持续增长,如果产能能跟得上订单增长速度的话,它的月销量可以轻松突破5万台 。宋PLUS DM-i的性价比如应当无需赘述了,八月份的SUV销量排行榜足以说明问题,前三强始终是哈弗H6、CS75系列和博越;而八月的宋PLUS DM-i以一台车夺得了亚军,销量仅比哈弗H6低了一千多台,由此可见这台车的性价比有多高 。要知道插电混动汽车也属于新能源汽车,是免征购置税的(部分车辆还能免征车船税);所以这台车的低配已经重合了H6等车的中配版本,以相当的落地预算能选择到低油耗、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自然要放在第二位了 。所以如果喜欢SUV也可以首先这台车,但个人感觉SUV没有轿车的好开 。综上所述,DM-i架构主攻低油耗,但作为DM平台还保留了高性能的基因,同时还实现了消费门槛的拉低;所以热销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可以说每台车都很有性价比 。目前只有唐DM-i的热度还不算高,因为18-23万区间的SUV没有四驱选项会感觉有些可惜,但如果需要四驱还可以考虑DM-p的双擎版或三擎版,中端车确实该有更强的动力 。DM-i&DM-p都值得选择,DM-i/p预计没有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比亚迪DM-i技术主攻低油耗-量产车性价比都很高DM-i架构简而言之就是ECVT,驱动系统由内燃机和E部分集成的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组成,没有传统意义的变速箱;使用该系统的品牌众多,比如丰田、本田、福特、菲克、通用等,但以增程式驾驶模式为主的只有比亚迪,剩下则为油电混合(HEV) 。HEV模式是有内燃机和电机同时负责驱动,但该系统没有变速箱,内燃机只能依靠转速的升降来调整功率与车速;但是这种发动机不适合长时间高转速运行,否则油耗会很高、噪音会很大、磨损也会比较严重 。所以上述几个合资或进口品牌的车辆都不适合激烈驾驶,低油耗是建立在保守驾驶的风格上,然而什么车这么开的油耗都会足够低 。DM-i架构的驱动电机功率足够大,车辆即便高速驾驶而达到电机恒功率区间内,扭矩的下降程度也没有多大,说白了就是电耗不会多高;所以这套系统可以用增程模式驾驶,也就是内燃机负责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只有急加速的时候会让内燃机辅助驱动 。由于电机的转化效率远超内燃机,那么加上内燃机发电过程的损耗、电驱驱动过程中的损耗的综合效率仍旧高于内燃机直驱,这是省油的基础原理之一 。第二个节油基础是比亚迪研发的1.5L/1.5T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1.5L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43%、1.5T也超过了40%,标准相当高了;而且功率和扭矩可重合或相当于竞品1.8-2.5L的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发动机,动力体验也会好一些 。实现动力领先的前提是发动机取消了泵系,也就是没有传统内燃机的水泵、发电机、压缩机等降低扭矩的系统,冷却循环系统也从基础的大小循环升级为四路循环,热车的速度会非常快 。这就是DM-i架构的特点,可以说运行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选项,但它的核心价值还不是技术的先进性 。DM系统共有两套,分别为:DM-P(原3.0)DM-iDM-p架构的制造成本高,内燃机用主攻性能的奥托循环,配合BSG+HDCT系统,同时还有独立布局的大功率驱动电机;能实现的是后置后驱和混动全时四驱的切换,或者是全时三擎四驱 。该架构打造的车辆主要是汉唐,性能强悍、操控理想,但是价格也比较高;比如汉DM-p的起售价超过22万,三擎版的唐DM-p起售价超过还26万,这是只能冲击中高端的 。然而想要让品牌热销就要打造15万以内的代步车,这就只有DM-i能做到了;因其取消了传统变速箱、使用集成电机,这就能降低相当一部分的额成本投入,然而标准仍旧高于20万级别的合资车 。刀片电池也是亮点之一,这种特殊的磷酸铁锂电池包不能有足够高的安全性,同时能提高车身(底盘)的整体强度;重点是制造成本也低于DM-p架构使用的镍钴锰酸锂,车辆的价格就能够进一步拉低了 。于是也才有了10万起售的秦PLUS、起售价不足15万的宋PLUS,这两台车已经打破了同级车的格局了;参考秦PLUS DM-i,它的低功率版本能以7.9s破百、高功率版本达到7.3s,目前没有其他合资混动轿车可以达到相当水平,平均油耗低至4L/100km,日常代步用纯电模式,这样的轿车目前是有秦PLUS独一份 。所以它的销量才会持续增长,如果产能能跟得上订单增长速度的话,它的月销量可以轻松突破5万台 。宋PLUS DM-i的性价比如应当无需赘述了,八月份的SUV销量排行榜足以说明问题,前三强始终是哈弗H6、CS75系列和博越;而八月的宋PLUS DM-i以一台车夺得了亚军,销量仅比哈弗H6低了一千多台,由此可见这台车的性价比有多高 。要知道插电混动汽车也属于新能源汽车,是免征购置税的(部分车辆还能免征车船税);所以这台车的低配已经重合了H6等车的中配版本,以相当的落地预算能选择到低油耗、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自然要放在第二位了 。所以如果喜欢SUV也可以首先这台车,但个人感觉SUV没有轿车的好开 。综上所述,DM-i架构主攻低油耗,但作为DM平台还保留了高性能的基因,同时还实现了消费门槛的拉低;所以热销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可以说每台车都很有性价比 。目前只有唐DM-i的热度还不算高,因为18-23万区间的SUV没有四驱选项会感觉有些可惜,但如果需要四驱还可以考虑DM-p的双擎版或三擎版,中端车确实该有更强的动力 。DM-i&DM-p都值得选择,DM-i/p预计没有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短期内不会出现·DM-i系统的主流车短期内还有产能压力类似问题盘点:比亚迪什么时候出DM-i房车比亚迪什么时候出DM-i越野车比亚迪什么时候出DM-i皮卡以及什么时候能在现有DM-i、DM-p&3.0的基础上,打造出“拖挂模式”,等 。懂电车的消费者对于这几套插混系统总是热情高涨,DM-i虽然动力并非特别强但能耗很低,大容量的动力电池组满足房车驻车用电很轻松,动辄10~30kwh的容量,相比燃油动力房车仅有几度电容量,还要加上光伏板甚至小型风电机的储能系统而言,可以说是完美的选项 。那么DM-i系统的房车会出现吗?短期内是没有可能性的,因其比亚迪近几年的产品线规划里就没有轻型客车,而最主流的自行式房车正是基于轻客打造的;其次比亚迪虽然有卡车和豪华电动客车,而且客车还能加装增程器,但是卡车还没有加装增程器的设定,那么以轻卡为基础打造出的纯电动汽车则有续航里程的焦虑问题,豪华客车动辄上百万的售价也有些不接地气了 。所以比亚迪没有适合拿来造房车的车型选项,同时全国保有量不过十几万台的房车市场也没有什么意思,把这块市场都给比亚迪又能算“多大的蛋糕”呢?一般车企其实是看不上这块市场的 。DM-i的越野车和皮卡短期内也不会出现,因为主要决定量产就要占用几条生产线,而现在比亚迪全国各大基地加班加点的生产也还无法消化掉积累的王朝系列汽车的订单,想要消化掉这些订单需要新基地加速投产,之后怕也是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订车不等车” 。在这个阶段里的比亚迪最多会推出海洋品牌与王朝汽车同级的主流车,或者是像海豹一样用来打市场的中高端轿跑车;越野车也也是冷门车型,目前唯一的热销品牌只剩下了长城坦克汽车,可是每个月的销量也就是一万台左右嘛 。DM-i/p 3.0的皮卡会很有吸引力,双擎四驱或三擎四驱会有强大的脱困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动力会有大幅提升且能够做到能耗的大幅下降;同时皮卡市场还是很有发掘潜力的,但现在的比亚迪似乎不宜去造这种车型 。排除产能因素,一旦比亚迪推出了这种皮卡,对于目前单一品牌市占率几乎达到一半的长城皮卡会是一次暴击,对于二线皮卡品牌会是毁灭性打击;整个皮卡市场的格局会为之一变,比亚迪必然“树敌太多” 。而弗迪系又已经转型供应商,那么究竟是用技术帮助其他厂商,还是在收益相当甚至更低的前提下,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对手……值得思考 。综上所述,比亚迪近期的产品线应当不会有大范围的扩展,重心还会放在主流乘用车型上,小众市场就交给其他厂商去搞了;不过有一个问题确实是比亚迪的问题,那就是系统很久没有OTA了,不能因为新车销量好就忽略老车主的关爱 。从四月份开始,C6驾驶证已经可以拿证,拖挂车可以正规的上路行驶了;此时比亚迪确实应当在DM3.0和DM-i系统的基础上,增加OTA拖挂模式的推送升级 。这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哦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从混动的来讲,有两条路,一条是丰田的THS,一条是本田的immd;我们后来看见的比亚迪DMI、哈弗DHT、吉利雷神,都与本田immd类似 。而比亚迪的DMI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理论上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而且混动车的电池,由于比亚迪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理论上比亚迪的电池与自己的车会更加匹配 。另外,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老车企,与那些靠PPT起家的新势力车企不同,比亚迪有比较深厚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越成熟,汽车的可靠性越高,例如丰田就是如此 。但是,比亚迪的DMI毕竟是新产品,所以目前预测的可靠性都是纸上谈兵的,可靠性需要时间的验证,有滞后性、不固定 。例如,第一代卡罗拉国产时叫“花冠”,正是由于第一代花冠、皇冠的口碑,打下了今天丰田“靠谱”的口碑;而传祺第一代GS4的口碑滑坡,哪怕后来痛定思痛,今天也有不少人对传祺心有余悸 。因此,我是支持比亚迪,相信比亚迪的,但最后行不行,由市场来检验 。不可能滴,首先电池差不多一度电一千,18度电池要18000,Dmi专用发动机2.5万,整车其他零件少说也得五万,车内大屏幕等软件五千,最少得9.8万,六七万亏本,造不出Dmi,买元Pro都买不到[抠鼻]比亚迪DM-i技术主攻低油耗-量产车性价比都很高DM-i架构简而言之就是ECVT,驱动系统由内燃机和E部分集成的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组成,没有传统意义的变速箱;使用该系统的品牌众多,比如丰田、本田、福特、菲克、通用等,但以增程式驾驶模式为主的只有比亚迪,剩下则为油电混合(HEV) 。HEV模式是有内燃机和电机同时负责驱动,但该系统没有变速箱,内燃机只能依靠转速的升降来调整功率与车速;但是这种发动机不适合长时间高转速运行,否则油耗会很高、噪音会很大、磨损也会比较严重 。所以上述几个合资或进口品牌的车辆都不适合激烈驾驶,低油耗是建立在保守驾驶的风格上,然而什么车这么开的油耗都会足够低 。DM-i架构的驱动电机功率足够大,车辆即便高速驾驶而达到电机恒功率区间内,扭矩的下降程度也没有多大,说白了就是电耗不会多高;所以这套系统可以用增程模式驾驶,也就是内燃机负责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只有急加速的时候会让内燃机辅助驱动 。由于电机的转化效率远超内燃机,那么加上内燃机发电过程的损耗、电驱驱动过程中的损耗的综合效率仍旧高于内燃机直驱,这是省油的基础原理之一 。第二个节油基础是比亚迪研发的1.5L/1.5T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1.5L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43%、1.5T也超过了40%,标准相当高了;而且功率和扭矩可重合或相当于竞品1.8-2.5L的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发动机,动力体验也会好一些 。实现动力领先的前提是发动机取消了泵系,也就是没有传统内燃机的水泵、发电机、压缩机等降低扭矩的系统,冷却循环系统也从基础的大小循环升级为四路循环,热车的速度会非常快 。这就是DM-i架构的特点,可以说运行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选项,但它的核心价值还不是技术的先进性 。DM系统共有两套,分别为:DM-P(原3.0)DM-iDM-p架构的制造成本高,内燃机用主攻性能的奥托循环,配合BSG+HDCT系统,同时还有独立布局的大功率驱动电机;能实现的是后置后驱和混动全时四驱的切换,或者是全时三擎四驱 。该架构打造的车辆主要是汉唐,性能强悍、操控理想,但是价格也比较高;比如汉DM-p的起售价超过22万,三擎版的唐DM-p起售价超过还26万,这是只能冲击中高端的 。然而想要让品牌热销就要打造15万以内的代步车,这就只有DM-i能做到了;因其取消了传统变速箱、使用集成电机,这就能降低相当一部分的额成本投入,然而标准仍旧高于20万级别的合资车 。刀片电池也是亮点之一,这种特殊的磷酸铁锂电池包不能有足够高的安全性,同时能提高车身(底盘)的整体强度;重点是制造成本也低于DM-p架构使用的镍钴锰酸锂,车辆的价格就能够进一步拉低了 。于是也才有了10万起售的秦PLUS、起售价不足15万的宋PLUS,这两台车已经打破了同级车的格局了;参考秦PLUS DM-i,它的低功率版本能以7.9s破百、高功率版本达到7.3s,目前没有其他合资混动轿车可以达到相当水平,平均油耗低至4L/100km,日常代步用纯电模式,这样的轿车目前是有秦PLUS独一份 。所以它的销量才会持续增长,如果产能能跟得上订单增长速度的话,它的月销量可以轻松突破5万台 。宋PLUS DM-i的性价比如应当无需赘述了,八月份的SUV销量排行榜足以说明问题,前三强始终是哈弗H6、CS75系列和博越;而八月的宋PLUS DM-i以一台车夺得了亚军,销量仅比哈弗H6低了一千多台,由此可见这台车的性价比有多高 。要知道插电混动汽车也属于新能源汽车,是免征购置税的(部分车辆还能免征车船税);所以这台车的低配已经重合了H6等车的中配版本,以相当的落地预算能选择到低油耗、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自然要放在第二位了 。所以如果喜欢SUV也可以首先这台车,但个人感觉SUV没有轿车的好开 。综上所述,DM-i架构主攻低油耗,但作为DM平台还保留了高性能的基因,同时还实现了消费门槛的拉低;所以热销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可以说每台车都很有性价比 。目前只有唐DM-i的热度还不算高,因为18-23万区间的SUV没有四驱选项会感觉有些可惜,但如果需要四驱还可以考虑DM-p的双擎版或三擎版,中端车确实该有更强的动力 。DM-i&DM-p都值得选择,DM-i/p预计没有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短期内不会出现·DM-i系统的主流车短期内还有产能压力类似问题盘点:比亚迪什么时候出DM-i房车比亚迪什么时候出DM-i越野车比亚迪什么时候出DM-i皮卡以及什么时候能在现有DM-i、DM-p&3.0的基础上,打造出“拖挂模式”,等 。懂电车的消费者对于这几套插混系统总是热情高涨,DM-i虽然动力并非特别强但能耗很低,大容量的动力电池组满足房车驻车用电很轻松,动辄10~30kwh的容量,相比燃油动力房车仅有几度电容量,还要加上光伏板甚至小型风电机的储能系统而言,可以说是完美的选项 。那么DM-i系统的房车会出现吗?短期内是没有可能性的,因其比亚迪近几年的产品线规划里就没有轻型客车,而最主流的自行式房车正是基于轻客打造的;其次比亚迪虽然有卡车和豪华电动客车,而且客车还能加装增程器,但是卡车还没有加装增程器的设定,那么以轻卡为基础打造出的纯电动汽车则有续航里程的焦虑问题,豪华客车动辄上百万的售价也有些不接地气了 。所以比亚迪没有适合拿来造房车的车型选项,同时全国保有量不过十几万台的房车市场也没有什么意思,把这块市场都给比亚迪又能算“多大的蛋糕”呢?一般车企其实是看不上这块市场的 。DM-i的越野车和皮卡短期内也不会出现,因为主要决定量产就要占用几条生产线,而现在比亚迪全国各大基地加班加点的生产也还无法消化掉积累的王朝系列汽车的订单,想要消化掉这些订单需要新基地加速投产,之后怕也是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订车不等车” 。在这个阶段里的比亚迪最多会推出海洋品牌与王朝汽车同级的主流车,或者是像海豹一样用来打市场的中高端轿跑车;越野车也也是冷门车型,目前唯一的热销品牌只剩下了长城坦克汽车,可是每个月的销量也就是一万台左右嘛 。DM-i/p 3.0的皮卡会很有吸引力,双擎四驱或三擎四驱会有强大的脱困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动力会有大幅提升且能够做到能耗的大幅下降;同时皮卡市场还是很有发掘潜力的,但现在的比亚迪似乎不宜去造这种车型 。排除产能因素,一旦比亚迪推出了这种皮卡,对于目前单一品牌市占率几乎达到一半的长城皮卡会是一次暴击,对于二线皮卡品牌会是毁灭性打击;整个皮卡市场的格局会为之一变,比亚迪必然“树敌太多” 。而弗迪系又已经转型供应商,那么究竟是用技术帮助其他厂商,还是在收益相当甚至更低的前提下,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对手……值得思考 。综上所述,比亚迪近期的产品线应当不会有大范围的扩展,重心还会放在主流乘用车型上,小众市场就交给其他厂商去搞了;不过有一个问题确实是比亚迪的问题,那就是系统很久没有OTA了,不能因为新车销量好就忽略老车主的关爱 。从四月份开始,C6驾驶证已经可以拿证,拖挂车可以正规的上路行驶了;此时比亚迪确实应当在DM3.0和DM-i系统的基础上,增加OTA拖挂模式的推送升级 。这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哦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同价位的概率比较小,一般ev高出dmi不少 。如果是同价位,我肯定是选ev,十分符合我的用车场景 。在家有固定充电桩,长途出行,我也不赶时间,需要补电时我就驻车休息充电 。比亚迪ev车现在的保养周期已经改为2万公里了,比dmi的5000公里保养周期省心太多,费用也少很多很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