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类报刊有哪些,民国时期书法报刊有哪些

只用废报纸能练好毛笔字吗?
虽然说 , 善书者不择纸笔 , 但是如果想真正学习古典风格的书法 , 告诉您 , 不要用宣纸 , 尤其是吸水性非常好的那种宣纸 。现在的宣纸 , 跟古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从效果上讲 , 古纸上墨汁主要是垂直扩散 , 现代宣纸上墨汁主要是水平扩散 。古纸用麻、楮树皮较多 , 现代宣纸是用檀树皮加稻草 。工序上 , 缺了一个涂布的工序 。即使有 , 也是简单的涂胶处理 。
古代缺树吗?比起现在肯定是不缺的 , 料不贵 , 贵在人工上 。“洛阳纸贵”也能说明纸的制作是很费时的 。但是 , 没有繁复的处理 , 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差点意思 。现代方法大规模生产 , 成本低 , 许多老手艺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往往在这里 。最可惜的是纸中珍品澄心堂纸的失传 , 自南唐之后失传 , 只剩残余散落民间 , 当年宋欧阳修 , 蔡襄 , 明代董其昌等书法大家 , 得到了都舍不得用 。
这是古人对这种纸的描述:肤卵如膜 , 坚洁如玉 , 细薄光润 , 冠于一时 。“澄心堂纸 , 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 , 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 。”亦省称“ 澄心纸 ” 。—— 元《笺纸谱》硬 , 脆 , 滑 , 薄 。可见其表面处理多么精到 。这与现代的宣纸判若云泥 。前几天我在头条看到有篇文章非常好【老人用珠宝和黄金做颜料 , 故宫用来修文物 , 手艺没人学住40平老屋】不过细想想 , 当初的纸替代丝帛也是为了降低成本 。
但问题是你要临习古代的作品 , 用现代的工具显然不合适 , 还记得成语“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吗?可以间接地印证古纸上墨汁扩散较慢的结论 , 今天的宣纸 , 随便滴上墨就渗透了 , 请问如何体现古代高手笔力的功夫?就好像拿着机关枪拍武侠片一样 , 和高手过招呢 , 想切磋一下功夫套路 , 你端起枪把人家突突了 , 那武功能提高吗?有人说了 , 那我把字写得非常好 , 甚至和古人一样好呢?不好意思 , 那我也只能夸您“枪法好” , 所谓“失之毫厘 , 谬以千里” 。
这样练得越好 , 反而离古人更远了 。这里不谈创新 , 没有良好的继承 , 创新也是无源之水 。回到正题 , 发明纸是在东汉 , 目的是为了代替帛、绢和竹简 。但是这几样都不怎么洇墨 。所以 , 为达到爽快顺滑的书写效果 , 古纸必须多一步处理 , 将纸表面弄得光滑 , 同时降低吸水性 。以下为同时期的汉简和帛书 。大家可以试试在竹片或者月饼盒的包装布上写毛笔字 , 体会一下古人写竹简和帛书的感觉 。
不过化纤包装布的缺点是憎水性太强了 , 又是一个反面极端 , 不差钱的朋友拿真丝制品试试也行 。湖南涟源有位司炉工 , 就是烧锅炉的 , 这是他的练字环境 。这是他在菜板上写的字 。包装化纤布是网上随便找的 , 大概是这个意思 。怀素芭蕉叶清水练字我就不细讲了 , 漆盘和芭蕉叶是很光滑的 , 能够模拟出古纸的效果 , 清水干了还能重写 。真是个好主意 。
受到他的启发 , 我曾经在瓷砖上练字 , 瓷砖有格子 , 写完干了水龙头一冲 , 缺点是摩擦力太小 , 字太浮 , 我想 , 用新技术将瓷砖或者塑料板做好表面处理 , 也能达到古纸的效果 , 而且可以重复利用 。这件事情需要材料方面的专家和造纸匠人合作 , 拿出样品反复实验考证 。现有许多失传的手艺 , 经过研究实验复活了 , 所以造出真正古代用的书写纸 , 也不是不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