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三国群芳阁是干什么的,落魄江湖载酒行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时代正属于这种分而又合的“乱世”,在中国数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两段“乱世”最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侯争雄,将才叠出,不同的思想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治念在激烈的角逐中碰撞出瑰丽的光彩;另一段就是三国时代,枭雄并起,豪杰林立,智士如云,更为三国迷津津乐道的自然是那沙场上猛将的对决,大家都知道,侃三国如果不讨论猛将的武力值的高低,那就失去了灵魂,也是不人道的,所以必须要谈 。
【兵法三国群芳阁是干什么的,落魄江湖载酒行】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魏延大概是三国时期被丑化最严重的一个人物,其误读之深,相信大部分一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难相信,其实魏延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 。正史上的蜀汉名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很明显,魏延被罗贯中写残了,在真正的历史上,魏延并不是依靠背叛主公打开城门投降给刘备的,赤壁之战后,蜀地的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去抵御张鲁,这个时候魏延以部曲追随刘备,为刘备所看重 。
为什么刘备在遇到魏延的时候就被看重呢?这就要说说部曲是什么意思了,部曲说白了就是私军,魏延能够拥有部曲,很可能是蜀地的一个小军阀,本身就有一定的实力,又是带着私兵来投靠的,相当于入股了 。当时孟达以四千部曲叛蜀投魏,曹丕直接就给封侯了,封侯在汉朝是一个相当 。刘备取代刘璋之后,开始攻打汉中,由于关羽要镇守荆州,马超不敢用,能够用的将领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魏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
在刘备打下汉中的时候,竟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当时很多人都不服,因为刘备起兵很早,辗转的地方很多,魏延算是最后投靠他的,资历太浅,年纪也不大,但是刘备还是力排众议,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 。刘备为了给魏延立威,故意在任命仪式上问魏延如何防守汉中,魏延表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他驻守汉中的话,来犯之敌十万人之内,我都能干掉,要是十万以上,那我只能防守了,这句话还是挺霸气的,事实上,魏延镇守期间,汉中也的确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作为蜀国最后一位良将,魏延的死充满了很大的悲伤,也导致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甚至有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笑谈 。魏延的死,离不开诸葛亮,在下文中,将着重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为何没有被诸葛亮采纳?刘备死后,诸葛亮在稳定蜀汉局面后,决定挥师北伐,当时魏延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个建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子午谷奇谋,千百年来,这个计谋已经成为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案例,引起很大的影响 。
假如真如魏延所说,不过五千兵马,就可以冒险一试,诸葛亮为何拒绝呢?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划,太危险,“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如果展开来分析诸葛亮的这条计谋,也算是充满了很多奇谋的地方,能够使得出其不意,在北伐初期取得巨大优势,然而以当时蜀国与魏国的国力差距,想要以这种方式赢得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 。
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每一次都因为粮食供给不上而不得不无功而返,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大多都是一场远足,没有激烈的画面,只有长途的跋涉 。假如诸葛亮真的能够放手一搏,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诸葛亮还是拒绝了魏延 。陈寿曾评价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所谓奇谋为短,自然是拒绝子午谷奇谋的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