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员什么,却没有什么实权( 二 )


----“陈群为吏部尚书 , 制九格登用 , 皆由于中正 。考之簿世 , 然后授任”《三国志》 。而实际操作中 , 各地门阀士族把持“中正”职位 , 牢牢地掌握了评定权力 , 注重于家世、血缘 , 而轻视品德才干 。到司马氏建晋时 , 终于形成了官场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 士族完完全全垄断了入仕道路 , 开始了中华历史上长达四百年的门阀贵族政治时代 。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 , 魏孝文帝在推行的汉化改革中 , 首先将原有的九品中正制改为按数计品 , 即将原有上、中、下合计九品改称一至九品 , 每品分正、从二级 , 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 , 每一品再分上、下两阶 , 一共三十阶 。这是后世所熟悉的官员计数品级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 。自北魏至隋 , 虽然已经确立官员品级 , 但是决定官员秩、禄、权的还是那个早已不合时宜的九品中正制 。
掌握着国家控制权的世家豪门、高品士族们 , 依靠这个制度把持着入仕之路 , 排挤庶族平民 , 将权力地位传至后世 , 这也是中华历史上制度的停滞 。这一时期的北方 , 因为多是少数民族政权 , 所采取的官职大都是部族家族按血缘或者亲疏授官 , 更加落后 。直到北周建立 , 标榜“周礼” , 按古制设立“六官制” , 才稍微得以改变 。魏晋南北朝时代 , 基本没有官员品级“正一品”这一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 , 即499年以后 , 北朝才有正一品称呼 , 南朝还是没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