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病人如何观察血运,颈椎病牵引治疗专家共识( 二 )


肘关节:屈曲90° 。肩关节: 上臂外展50°-70°,肩关节前屈40°,外旋15°-20°,肘关节屈90° 。踝关节:中立位足背伸90°与小腿成直角 。膝关节:屈曲5°-10°,幼童可伸直位 。髋关节: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不同稍有变动,一般外展10°-20°,屈曲10°-15°,石膏包扎后成“髋人字形石膏”。
进行石膏绷带固定时,一定要坚持:三点固定原则(术者在肢体的两端用力塑形,第三个点则位于石膏定点的对侧,骨膜和其它软组织一般要求位于石膏夹板的凸侧来增加石膏的稳定性)、水压原则(如果一桶水放在一个坚硬的容器里,容器可克服水自身的重力而保持水的高度不变 。在胫骨骨折时,如果石膏强度足够的话,那么在复位固定后,利用水压原则,长度就不会丢失 。
)特别提醒在包扎石膏绷带时,需要将患者的肢体保持某一特殊位置,托扶肢体时,要用手掌而不是手指,以免产生局部压迫而发生溃疡 。在石膏未凝结坚固时,不应该改变肢体的位置,尤其是关节部位,以免将石膏折断 。石膏应当予以垫置,嘱患者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 。当石膏内某处疼痛时千万不可大意,以防局部压迫引起压疮 。石膏绷带包扎完毕后,一定要注明骨折情况和时间 。
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疼痛、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运动 。如果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 。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嘱患者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 。牵引牵引作为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主要是给肢体提供持续适当的牵引力、对抗牵引力,用于骨折脱位的整复维持复位、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常用的牵引技术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骨牵引、特殊牵引 。
1、手法牵引主要适用于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整复,时间短,力量可按需要加大,比如Colle’s 骨折、肩关节脱位等 。2、皮肤牵引用海绵塑料布包压于伤肢皮肤上,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胶布远端扩张板,于扩张板中心孔穿绳在通过牵引架的滑轮装置,加上悬吊适当的重量进行持续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皮肤完好者 。
注意,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易伤皮肤,一般牵引时间为2-3周,在牵引期要定时检查伤肢长度,及时调整重量和体位,防止小腿外旋压迫腓总神经 。3、骨牵引骨牵引的牵引力量大,持续时间长,效果明显,但必须有对抗牵引,加夹板矫正侧方移位,调整肢体体位可纠正旋转移位,纠正成角畸形 。常用的骨牵引有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等 。
骨牵引适用于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骨折部的皮肤损伤,部分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患者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做其它固定者;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宜其他固定者 。A.股骨髁上牵引适应症: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
牵引重量 :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维持量为3㎏ 。操作要点髌骨上缘作一条与股骨垂直的横线,再沿腓骨小头前缘及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各作一条与髌骨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交点即为针进出点的标记 。消毒、局麻后,将皮肤稍上提,由大腿内侧标记点刺人斯氏针直至股骨 。注意保护大收肌裂孔附近的股动、静脉及其分支和隐神经,保持针水平位,与股骨垂直,使其由大腿外侧标记点穿出,并使两侧牵引针外露部分等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