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有哪些,论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

【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有哪些,论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郁达夫由于是浪漫主义的作家,选择的就是能直抒胸臆的明朗坦率不拘一格的语言 。自然景物在主人公的眼里已不是无知觉的静止的存在物,而是有了灵性的东西 。从而诗文结合,散韵相间,使小说极富诗意,使行文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增强了抒情效果,成为小说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
郁达夫的抒情小说《沉沦》在抒情艺术上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郁达夫写《沉沦》这部小说时,主观感情非常强烈,抒情意味极浓 。正如他在《忏余独白》一文中回忆写作时,说:“感情无一点勉强,只觉得不得不写,只能那样,什么技巧不技巧,词句不词句,都一概不管 。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那能顾得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或者和那些在旁吹打着的乐器之音和洽不和洽呢?”总体而言,小说主要是通过散文笔法、情景交融及诗文结合的写作手法来凸显其抒情性的 。
我将从这三方面出发,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回答问题 。01 感情真挚、意味深长的散文笔法读《沉沦》,好像读的不是小说,而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味深长的抒情散文 。全篇无一个集中的、主要的、一贯到底的情节 。从表面上看,全篇各节如一组组散文片断的组合,有的节与节之间甚至无必要的过渡段,时、空跳跃的程度较大 。但实际上这些节与节间的组合,并不是机械、盲目的,而是在感情发展的纵向轴上的若干聚合点,只不过有时时空的顺序倒置一下罢了 。
可以说,这种散文笔法完全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那种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人物形象刻画的结构章法 。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不重结构的完整,而重感情的一线贯穿 。结构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小说中若无结构就不可思议,而结构的不完整似乎又是小说的一大缺憾 。然而《沉沦》却不然,它并不因为没有错综复杂而又曲折多变的情节贯穿的结构而感到乏味、枯燥 。
相反倒觉得意趣盎然,别具风格 。此中原因,就在于主人公思想感情的一线贯穿,情节和结构始终围绕着感情的起伏而安排 。全文共分八节 。一、二两节交代了主人公孤苦忧郁的心情及感伤的原因 。为了追溯它们的渊源和轨迹,在第三、四两节就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写了“他”的家世和少年时代及留日以来的生活,使人们感到,他的忧郁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深刻的时代、社会、家庭和他本人的根源 。
到了第五节基本就以时间顺序交代情节了,进入了全文的核心部分:搬入N市旅馆——窥浴——搬到山上的梅园——偷听一对情侣的谈话——出走到海滨——误进妓院跳海自杀 。这一连串的举动无不是以他追求的爱情、名誉、经济这三大要求及要求的不能实现和爱国思乡的情感这两条线索来贯穿,并按照主人公的性格发展逻辑,安排情节的进程 。
所以说《沉沦》的结构完全服从于主人公感情的需要,并为它服务 。第二,不重情节的进展,而重心理的刻画 。情节在篇中相对来说,已不是主要的了 。若按照传统小说的写法,主人公从患忧郁症到跳海自杀这一段故事,只需不多的几节就可交代明了 。而《沉沦》却把这一简单的故事,写了八节,从篇幅上看足可称为中篇,支撑全篇框架的就在于大量的心理描写 。
如此众多的心理描写无论在中国新小说的初创期,还是在现代小说史上都是首属一指的 。《沉沦》的心理描写包括了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和内心感应,三者密切交织在一起,并展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历程 。这在第二节中尤为突出 。作家写“他”由于自命清高,觉得自家是一个孤高傲世的贤人,一个超然独立的隐者 。所以他的“夸大狂”同“疑病症”成了正比,与日俱增,并使他和同学们一天天地疏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