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上班族即使能保证自己什么都做得好,也保不齐公司经营不善,或者在萧条大潮中破产倒闭 。到了35岁以后,再出去找工作,就非常被动 。一方面用人单位看你年龄太大,另一方面他们觉得你是资深人士,对你有更高的要求 。而体制内的工作,有国家背书,完全不用担心被裁 。2、旱涝保收很多人觉得体制内的收入不高 。这要看跟谁比,与那些大公司的职场精英、大老板相比,收入确实不高 。
但这就回到了第1条,花无百日红,职场精英也有裁员的风险,老板个体的风险更高,他们能保证一辈子稳赚不赔吗?另外,各地的公务员收入水平,虽然达不到所在地的最高水平,但一定高于当地平均收入 。有些地方的公务员收入还很高,比如江浙地区,过了一定级别,年收入超过20万 。在每个地方,公务员绝对是收入中等以上的群体 。
而且公务员基本不会发生工资拖欠,或者工资发不下来的状况,这就比很多企业要强 。很多时候公务员还有隐性福利,比如机关幼儿园 。3、有保障刚上班的人会特别在意工资收入,但职场老鸟更看重保障 。不要以为收入只有每个月发的工资,年底的奖金,公务员有津贴、有补助,这是不是收入?公务员能够享受医保,节假日都有保证 。比如女员工怀孕,在有的私企,很可能就要转岗,甚至公司想办法使坏,逼你辞职,更多的情况是在招聘的时候隐性歧视,不招未婚未育的女性 。
但是在体制内,你可以充分休假,甚至你生了大病,单位把你调到一个边缘岗位,但绝对不会裁你 。4、能结交广泛的人脉公务员的单位往往是执掌一方民生,或者机关内的重要部门,在这些部门,能够跟各级领导打交道,因此也被外人视为非常有利用价值 。平常百姓,哪怕是大老板,想接触到政府机关的人,非常困难 。很多地方,月入过万的公司骨干,社会地位还不如一月几千的公务员,我们国家现在还是政府主导资源分配 。
因此,公务员的身份在当地也是金字招牌,公务员出去相亲,会加分不少 。5、锻炼能力 。不要以为公务员就是坐办公室,喝茶看报写材料 。政府机关有很多保障民生、维持社会运转的重要部门,有很多非常有实权的岗位 。在这些地方工作,事务繁多复杂,时间又比较紧迫,很能锻炼人的综合能力 。而且能考上公务员的,都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份子,跟精英一起共事,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
多读历史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问的好,特别是“描述”部分,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开始回忆我走过的路,我回答的不一定有用,但绝对是真实的想法 。前人说过,三种人不宜读书 。天智过高者,比如刘邦、朱元璋,读书多了脑袋生出些条条框框,极易糟蹋了高情商 。读死书者,只会人云亦云,有那功夫真不如边干事边悟道理,多积累经验、人脉、资本,早点儿成就大事 。
读书去干坏事者,这个不多说 。以读书为手段,去获取功名利禄者,大可不必读书,当然义务教育例外,孩子们没得选 。现在不像过去,评职称、提干要本本,能力至上嘛 。读书还是要纯粹,子曰:“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如此读书方有所得,不然浪费时间 。工作难找,好多人拼了命考研、读博,如不适合做科研的终是浪费了青春 。
历史书也不一定适合人人看 。现在太多写书的人太浮躁,洋洋洒洒多是拼凑胡编的,价儿还挺贵 。历史应是原始记录,白话古代史,汉语外国史,很多是别人嚼过的馍馍渣,曲解误解甚多 。但名人传记应该多读,尤其青少年,早定人生规划人生偶像,不折不挠必有所成 。“读书万卷书,走万里路”,身负史命,是司马迁作《史记》的前提 。读史是需要经学功底的,最起码得通训诂,更需要人生阅历,太年轻了一是坐不住,不能入其巷,也不能参透“春秋笔法”之真意 。
推荐阅读
- 胜的成语「决胜千里」,决胜千里之外
- 这可能是小米最贵的洗衣机,小米最贵的手机
- 三星Space,我爱三星
- 耳塞套的问题
- 老的t1坏了
- 关于锤子的rom
- T2的自带APP问题再发
- T3定价
- 我在新闻上看到的一个很好笑的评论。
- 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