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物流建大宗农粮交易闭环,粮达网( 五 )


为何短短四五百年,高粱的地位就在中国北方如此飙升?首先就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进步,明清年间时,中国传统的“轮作制度”已经成熟 。同一块土地上,不同农作物分不同季节轮换种植,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肥力 。耐湿耐旱耐盐碱的高粱,当然也就更受宠,成了“轮作”里的重要一环 。比如在晚清至民国年间的东北南部,就形成了高粱——谷子——大豆的“轮作”次序,产量自然大为增长 。
当然也因为高粱的“用场”多,作为一种粗粮,高粱看似味道不好,吃起来有涩味,还在清代小说里《醒世姻缘传》有“怎么把与人吃”的口碑 。但它可不止能当主粮,明清年间时,就可以用来制糖制糕,好些“高粱食材”的糖果糕点,今天还是华北许多地区的特产 。关键还有另一个“刚需”用场:造酒!比起明代以前的“发酵酒”来,明清年间中国蒸馏酒技术日益成熟,昔日“非主流”的高粱,就成了酿白酒的热门原料 。
清代好些典籍都大夸高粱“可作酒”“酿酒尤美”“磨粉吊酒胜于米麦” 。清代雍正年间时,各地就“若烧酒则用高粱”,倘若没有高粱酿酒?“则无以供宾客、祭祀、养老之用 。”清代民间饮酒,也是“酒多高粱” 。直隶山东山西等地都形成自家“高粱酒品牌”,需求如此火热,高粱当然不能少,也就种得越来越多了 。但最重要的原因,却还是明清年间,中国北方农村一大严峻生存问题:人多地少 。
明清年间的中国北方,人口经历了近乎爆炸式的增长,但耕地面积却长期原地踏步,特别是从清代雍正年间起到清末,人口滚雪球般翻了几番,但耕地面积却一直维持在2.4亿亩左右 。雍正年间时华北的人均耕地占有量还是八亩,到了清末就锐减到了三亩 。这么多人耕这么点地,正常年景也就勉强维持个肚圆,一旦遇灾就是大面积饥荒 。这种形势下,“种高粱”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
高粱的好处,一是如前文所说,耐旱耐湿耐盐碱,就算家里地少土质差,种上高粱就能长 。明代《农政全书》就认为“北方不宜种麦禾者乃种此”,而且不但产量不低,抗灾荒能力还特强,哪怕遇上空前水旱灾害,再惨都能长出点救命粮来 。所以虽说味道差点,却堪称旱涝保收 。对于穷人家来说,高粱就是抗灾荒的活命粮 。也正是这几项原因,高粱在从明清到近代的数百年里,一直在华北东北大面积普及 。
新中国早期时,高粱的种植产业更达到了高峰,从育种栽培到亩产都是大踏步前进 。1963年时,中国的高粱种植面积达到空前的671.6万公顷,占当时中国谷物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七点四,1974年,中国高粱的产量更达到了空前的1135万吨 。在新中国早期艰苦创业的岁月里,高产稳产的高粱,曾是多少家庭的生活保障 。但从此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起,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工农业产值也高速增长,却偏偏高粱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却从此常年下滑 。
1988年时,中国的高粱种植面积“跌破100万公顷”,2008年创下了49万公顷的“新低”,2009年的中国高粱产量也缩水到167.6万吨 。昔日“大种高粱”的东北华北地区,高粱种植面积也大幅缩减 。高粱种植面积曾占中国五分之一的辽宁省,2018年高粱产量比1978年下跌百分之十八 。“高粱地消失”“没人种高粱”的一幕,是最近三十年北方各省农村的常见景象 。
为什么没人种?自然各种因素很多,关键的一条,还是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本身就不再是主粮,而中国老百姓的饮食里,肉蛋菜的比重也是年年增长,高粱早已不是当年的“救命粮”,地位早已边缘化 。种植面积与产量,自然也一度年年锐减 。但2011年起,高粱的“角色”,却又有了新变化 。别看不再是主粮,可高粱在酿酒、点心等领域,依然有着重要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