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国家标准瞄准这些方面


人脸识别国家标准瞄准这些方面

文章插图

现阶段制定国家人脸识别技术标准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对所制定的标准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标准的落地 。
近日,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举行,会上,由商汤科技担任组长单位、27家企业机构共同组成的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正式成立 。
这意味着,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启动 。 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商汤科技副总裁张望透露,工作组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人脸识别领域国家标准体系架设及未来2年标准工作计划的制定 。
标准化工作聚焦人脸识别安全问题
“2014年,人脸识别算法的准确率首次超过人眼识别,开启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各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 如今,‘刷脸’已变成大众体验创新、享受便捷的日常标配,人脸识别解锁手机、人脸识别快捷支付、人脸识别打卡开门、人脸识别安检等纷纷落地 。 ”谈到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工作,张望表示,正是在人脸识别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项技术的国家标准工作被正式提上日程 。
张望强调,人脸识别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技术精度等性能标准缺乏导致的仿冒身份、用户授权被盗用等使用安全问题,人脸信息收集、存储、处理等使用规范欠缺导致的信息泄露安全问题,数据滥用、隐私保护缺乏规范等伦理问题 。 公众也越发关注该技术在安全性方面面临的挑战 。 因此,行业亟须从技术、安全、伦理等角度制定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确保人脸识别系统功能、性能及安全,保障算法与应用的准确率,引导技术健康快速发展 。
如何解决技术精度等性能标准缺乏导致的仿冒身份问题?如何保障用户授权被盗用等使用安全问题?如何消除人们对人脸信息收集、存储、处理等使用规范欠缺导致的信息泄露的担忧?如何规范伦理责任、增强透明度、建立隐私保障,建立伦理规范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串问号的背后正是工作组希望探索的解决方案 。
据介绍,除了商汤科技,腾讯、中国平安、蚂蚁金服、大华、科大讯飞、小米等诸多企业都被列入本次正式成立的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工作组 。 工作组的成员均具备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到应用使用、运维保障等全链条的丰富经验 。
系统化建设我国人脸识别国家标准体系
谈到工作组标准的制定思路,张望表示标准制定思路取决于每个标准的具体目标 。 “我们会先做好顶层规划,对人脸识别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研究,并围绕这些问题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对象及目标 。 做出总体规划后逐步开展具体工作 。 ”
据张望透露,人脸识别国家标准组的建立将会系统化建设我国人脸识别领域国家标准体系,主要聚焦在人脸识别技术的个人数据管理规范、呈现攻击、技术规范、检测方法、接口规范等方面 。
“作为组长单位,商汤科技建议联合行业重要方代表完成生物特征标准体系建设,通过重要基础通用标准、应用接口、数据交换格式、技术规范、测试方法等各维度进行架设 。 对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如个人数据处理、呈现攻击、基本技术要求等问题着重优先立项 。 让人脸识别技术朝着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张望说 。
而现阶段制定国家人脸识别技术标准的难点,张望表示主要在于如何对所制定的标准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标准的落地,及在对技术提出保障安全、质量等限制要求的同时,有效保障及促进技术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