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小学数学,如何学好小学数学应用题( 二 )


你好!我是@暖阳鸽说教,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教师要做到让小学数学应用题关系思维可视化清楚,就要做到掌握解题步骤,读懂题目题意,理清数量关系,熟练计算法则,反思答案正误,确定解题无误的六步可视化思维路径,实现完美解答数学应用题的目的 。#我来谈教育#一、 掌握解题步骤,具体化展示过程 。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分为一般应用题、生活统筹应用题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
三类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大致相同,只是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多了一步写“解:设问题的答案或中间问题为X单位量”,然后根据解方程的方法与验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题步骤也就可以具体化展示出来:1、读懂题意;2、理清关系;3、正确计算(列方程解答要先写“解:设”);4、检验答案;5、写出答案 。二、读懂题目题意,形象化表达要求 。
当学生读懂题意后,教师可以采用图示法、公式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形象化的将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表达出来 。如:1、图示法表达:一工厂运进一批水泥2500吨,用去五分之三,还剩多少吨?2、公式法表达:一工厂运进一批水泥2500吨,用去五分之三,还剩多少吨?我们可以用数量关系式表达:标准量X对应分率=比较量,标准量就是单位“1” 的量为“2500吨”,对应分率是指“还剩多少吨”的分数,那么结果求“还剩多少吨?”就是比较量 。
那很好表达出算式为“2500 X 3/5=?” 。3、分析法表达:果园里饲养了120只鸡,鸭比鸡多40%,鸭有多少只?我们可以这样思考:(1)第一种方法要求“鸭有多少只?”,就用鸡的只数加上多的只数就等于鸭的只数,如下图 。(2)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要求“鸭有多少只?”,就用比较量=标准量X对应分率,标准量是鸡的只数,对应分率是鸭比鸡多40%的量,如下图 。
4、综合法表达:果园里饲养了120只鸡,鸭比鸡多40%,鸭有多少只?我们就从条件出发,寻找有关系的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或中间问题,直至找到结果为止 。如下图 。三、理清数量关系,公式化列出算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以上分析的情况,确定两两条件(不知道的用“?”代替)之间应该用什么运算关系(即是加、减、乘、除)求出一个中间为题或结果,这时是最关键的时刻,才是真正培养学生归纳、辨析、实践、运用等思维能力的时期,有的学生就会随便填上运算符号的了 。
造成半途而废,导致全功尽弃 。四、熟练计算法则,程序化算出结果 。学生已把算式列出来了,这就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法则,按部就班算出结果即可 。五、反思答案正误,拓展化检视方法 。学生把计算结果算出来后,往往就写答了事,其实反思答案正误,也是换一种形式练习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比如:把“一工厂运进一批水泥2500吨,用去五分之三,还剩多少吨?”的原题改成“一工厂用去全部水泥的五分之三,还剩1500吨,一共运进一批水泥多少吨?”作为检视方法验证是否结果“水泥2500吨” 。
如果得到是“2500吨”(换另一种问题也一样),说明答案正确 。否则,需重新计算,甚至重新读题分析下来 。六、确定解题无误,可视化写出过程 。学生通过解题检验,确定无误后就可以可视化地写出全过程,写上回答答案即可 。总之,教师要通过直观教学、图示分析、媒体展示、互动交流、质疑评析、强化反思等教学形式,让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关系的思维方法清晰可视,让学生自己参与、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愉快学习的过程,形成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
小学数学应用题关系思维是大脑思考运动的方法与路径,也好像是计算机程序的编程,既可以通过图文、影音视频的可视形式展现出来,可实际上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程序,这都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反复训练与“编码”,最终形成自己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主体性创新发展的意识和智力,从而使得自己变得更聪明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