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是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意思是如果学生不经过深刻思考而又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即使老师给他标准答案,学生也只是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
【启发教学的事例,什么是启发教学】“启发式”教学是由孔子创立的,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是什么样子?
孔子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学生前来学习,除了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之外,还有就是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效果好 。《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是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包括三个方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 。0 1学生不思考,老师先不去启发“愤”,学生学习后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但想不明白 。
“不愤”,就是听了老师的课,没有听明白,陷在糊涂的境地,一窍不通,但也不去思考 。“不愤不启”,意思是如果学生不经过深刻思考而又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学生,不能死学习,还要善于思考 。如果自己不思考,认真领悟,只靠老师灌的输,一些深奥的学问是很难明白的,也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这个时候,老师去点拨他,他也是一盆浆糊,也往往不启而不发,再点也不会通的 。
即使老师给他标准答案,学生也只是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也有所得,但还有想不透彻的地方,就是一种将通未通的状态,这时候老师进行点拨,让其开悟,使其豁然开朗,一点就能通,效果最好 。0 2学生思路不清,老师不要急于启发悱,学生学习有所得,想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比“愤”更进一步 。
“不悱”,没有达到急于想表达出来的程度,这说明他还没有想明白,当然也说不明白 。当他想清楚了,正确地表达就容易了 。“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学生学习后,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也想通了,也明白其中的微妙,想要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与人交流,但是又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说明他已经基本思考清晰 清楚了 。
这时老师引导他,让他理清思路,把自己的认识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0 3不能举一反三,老师不要教新知识如果教一点,学生不能联想到相同或相似的三点,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的道理还没有完全掌握,他不会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的知识,不能触类旁通,这时候老师不要急着教新知识 。等学生把已经学过的知识消化了后,能由一点推演出更多的知识点,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这时候再教不迟 。
老师所学是有限的,老师的所教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手把手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靠老师教一点,学生学一点,这样的学习也是有限的 。学生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不能单纯靠老师的灌输,关键要靠自己悟 。常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老师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己学与悟 。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把老师教的一点联想到许多相同点和相似点,做到一通百通,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教学效果 。
结束语愤、悱和举一不能反三,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经常遇到的状态,都是欠一点火候,需要老师再加一把火,火候就到了 。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但不是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启发学生顿悟,学生的学习收获会更大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是老师唱独角戏,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而是教与学是互动的,老师的教学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也不是只给标准答案,而是循循善诱,一步一步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起到导师的作用;学生还要学习和思考,不能全靠老师给标准答案,要用心思考,把老师所教知识的学会弄懂,进而举一反三,这才是良性的启发式教学 。
推荐阅读
- 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对策分析,小学音乐素养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如何教一二年级小朋友语文的阅读,一二年级的孩子怎么做阅读训练
- 学前教育状况一年级,什么是学前教育状况
- 突然获得超能力是什么体验,部队随机教育是什么
-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doc,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 修炼语言是教师的必修课,感悟什么情感 语速什么
- 教育优惠苹果官网,Apple 教育优惠产品只能在 官网教育商店买吗实体店可以买吗
- 苹果手机锁屏密码,教你如何解除手机锁屏密码
- 信阳锐思教育怎么样,3月份河南省各地市最全招聘会
- 论中西方家庭教育,中西方为什么教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