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胡塔在后旗哪里,《走进乡村看小康》探访通辽市科左后旗

8月13日,赤峰市林西县委组织部带领考察团到科左后旗,先后深入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甘旗卡镇、努古斯台镇部分嘎查村,对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开展调研考察 。科普专家一行到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南巴嘎查继举行科普培训现场直播活动,围绕实用养殖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随后为甘旗卡铁东社区、阳光社区和铁西社区居民进行免费义诊,共诊疗患者80余人 。
科普专家一行到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南巴嘎查继举行科普培训现场直播活动,围绕实用养殖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随后为甘旗卡铁东社区、阳光社区和铁西社区居民进行免费义诊,共诊疗患者80余人 。
【巴胡塔在后旗哪里,《走进乡村看小康》探访通辽市科左后旗】蒙古族的起源在何处?
蒙古族的出现,在历史上是很晚的事情,众所周知,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奠定了蒙古族的形成,我就不多说了,但要弄清蒙古族的起源,关键的不是知道成吉思汗的历史,而是要弄清楚所谓的蒙古族出现以前,草原上的这些游牧部族是些什么人?事实上,蒙古人并不是今天被叫做蒙古高原的那个地方的土著人群,13世纪蒙古人崛起以前,蒙古高原上活跃的人群主要是说“突厥语”的突厥人、回鹘人等等,但随着突厥汗国、回鹘汗国的崩溃,说突厥语的人群大量向西迁徙进入西域和中亚,蒙古高原上的人口锐减,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权力真空地带,我们看辽朝和宋朝对立的时代,蒙古高原上就没有什么故事可说,即是蒙古高原在这一时期严重衰落的表现 。
那么蒙古高原上说突厥语的人群大量西迁以后,原本生活在今天东北呼伦贝尔草原的室韦诸部人群开始西迁进入蒙古高原,因为当时一方面突厥语部族大量离开蒙古高原,另一方面室韦诸部身边的契丹人又强势崛起,在被契丹人的挤压之下,室韦诸部不得不向没有强大力量的蒙古高原迁徙 。而室韦诸部的语言相近,他们说的话大多类似于今天的蒙古语,所以11世纪以后,蒙古高原的人群结构发生了巨变,由以前的说突厥语的诸部族变为说蒙古语的室韦系诸部族,室韦系诸部没有“统一”的实体,人群中间也没有统一的共同体观念,各自为政的同时,也各有各的族群认同 。
有的是游牧部族,有的是森林狩猎部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内部各有认同,比如克烈部、塔塔儿部、蒙兀部等等,其中蒙兀部就是后来统一蒙古高原的蒙古部的前身(名称一样,只是汉字的音译不一样而已) 。那么11世纪以后到13世纪蒙古族形成以前,蒙古高原上的室韦系诸部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称称”呢?是有的,虽然室韦系诸部人群没有一个共同体的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语言和风俗非常接近,和他们交往的突厥人和契丹人都把他们看做是一类人,突厥人把他们叫做“鞑靼”,契丹人把他们叫做“阻卜”,其中“鞑靼”这种叫法比较流行,后来中原汉人也这么叫他们 。
最后,蒙古部以武力征服蒙古高原上的各室韦系部族,建立统一的政治实体,此后所有的室韦系诸部的人群都开始把自己称为“蒙古人”,所以后来的蒙古人,并不是只有最初被称为“蒙兀室韦”的那部分人,而是差不多所有的室韦系部族都把自己叫做蒙古人,他们开始了有了自我的共同体认同 。在别人看来,蒙古人和鞑靼人是相同的,但蒙古人却很反感鞑靼这个名称,因为“蒙古”代表的是各部族的统一和成吉思汗伟大事业的荣耀,而鞑靼则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名称,让他们觉得不舒服 。
8月13日,赤峰市林西县委组织部带领考察团到科左后旗,先后深入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甘旗卡镇、努古斯台镇部分嘎查村,对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开展调研考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