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无为,如何看待老子无为思想( 二 )


怎样看待老子的“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是: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任何脱离语境之外的断语都是空谈 。老子在本章提“使民不争”、“使民不为道”、“使民心不乱”观点,是为避免“争”“盗”“乱”三种问题开出药方,医者本身就是要对症下药的 。
【《老子》中的无为,如何看待老子无为思想】问题的根本在于因为“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引起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因有欲才有为,无欲方生无为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物,理也,道也 。天哲曰:“法自理出,猷从道得 。尧舜之治,非圣人之治,乃圣法之治也 。尧舜得以圣,不在人治,而是以法垂天下也 。人治出于己,理亦非理;法治利万物,理所毕至;循道无为,则天下无不治也 。

推荐阅读